正义实现。这一普遍正义至少包括法律的形式正义和社会的实质正义。以死刑案件为例,死刑的判决绝不仅仅是为了复仇,而是为了体现一种报应正义,维护社会公平 ,人民网,最后访问日期:2010年6月2日。 [20]参见张芳英:中国死刑的出路,《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 [21]美国部分地区具有私刑传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793.html -
了解详情
全面收回最高人民法院后如何调整和加强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复核机构,死刑复核案件的审理方式,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及时出台《死刑案件裁量标准》等相关司法解释,全面规范 1994年版,以及赵秉志教授的其他有关著述。 [8] 关于赵秉志教授死刑改革的思想观点将放在下文相关部分予以论述。 [9] 参见赵秉志:关于完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79.html -
了解详情
死刑便难以废止。如同潮水有涨有落一样, 在历史长河中, 死刑也有兴有衰。社会对这种牺牲的需求程度不会总是一样的。这要取决于当时的历史 能说服决策者。常常道, 事实胜于雄辩。如果只有逻辑论证, 而没有实证材料证明死刑导致恶性案件上升, 或者没有实证材料证明死刑对遏制恶性犯罪不起作用, 决策者当然会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184.html -
了解详情
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判处死刑案件的核准权,最高人民法院在必要时得授权高级人民法院行使。据此,最高人民法院于 ,暴动越狱罪,聚众持械劫狱罪,贪污罪,受贿罪。这不利于审判人员准确掌握死刑的运用,有必要将之改为与无期徒刑并列选择的法定刑。3.改进无期徒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64.html -
了解详情
某四次伙同他人抢劫路人手机,刘用匕首捅刺,直接致二人重伤,一审判处死刑。 (三) 抢劫致一人重伤,有刑法第263 条第(二) 、 (三) 、(六) 、(七 之多。《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在关于故意杀人案件的死刑适用中规定:对于被害人一方有明显过错或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的,一般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385.html -
了解详情
切实解决这个问题。为维护程序公正的起码要求并能够有效审查证言的真实性从而保证案件质量,必须建立最低限度的证人出庭标准和要求,并不允许对其证言以证言 为法律所禁止。 [17]参见德国刑事诉讼法第136条1项的规定。 [18]参见《死刑案件证据规定》第22条。 [19]参见[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78.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历来有杀人者死的法律传统和杀人偿命的报应心理,因而在判处死刑的案件中,故意杀人罪占有相当比重。本文从被害与加害的关系切入,研究被害人的 判决中对刘加奎的量刑部分;(2) 上诉人刘加奎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将此案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最高人民法院经复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12.html -
了解详情
了深刻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很多有益的成果,从而对我国切实减少死刑适用的数量、保障死刑案件的质量产生了深远影响。其 中,最为重大的成就是:理论界 ,或实行审判独任制; (3)在人民法院内部单独设立治安审判庭,专门负责审理劳动教养案件。 我们认为,准司法化模式尽管顾及了制度的一贯性、稳定性和行政的高效率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275.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使中级法院、高级法院能更好的集中有限的刑事审判力量办好死刑案件,以确保死刑案件一、二审质量。 2、共同犯罪中的量刑问题 在运输毒品犯罪案件 选择刑种和刑期长短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定量分析应与定性分析一样,成为毒品犯罪案件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证据内容。[1]笔者认为,对毒品的定量分析是正确适用刑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436.html -
了解详情
相对较低的时期(到1985年,上升为75%)。 [62] 以后最高法院对死刑案件的处理更是坦白地参考美国社会的共识。对同性恋问题的判决也反映 过时的观念,而应当随着公众意见不断开明而与时俱进。 [107] 在1958年审理的一个案件中,涉及对战时逃兵能否给予开除国籍的处罚,最高法院认为残酷和非同寻常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75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