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陈华彬认为:因无过失为常态,有过失为变态,且无过失为消极事实,依民事诉讼的一般举证责任分配原则,占有人应无须就此常态与消极事实负举证的责任 是浅薄的和片面的。实际上,对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中的法官而言,[97]证明责任规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环节:一是在事实调查开始时,由哪一方当事人首先针对争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6999.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予以确定。因证据的证明力无法判断导致争议事实难以认定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则作出裁判。普遍认为,我国民事诉讼中一方当事人提供证据证明 上[M].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14]德国刑事诉讼法典[M].李昌珂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 [15]刘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491.html -
了解详情
也为民事诉讼管辖制度的立法完善积累了经验。[44] 另外,关于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法院之阐明问题、证明标准、回避制度、司法救助制度等,司法解释中的 认真思考! [31]参见1981年6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第二条、1987年3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不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913.html -
了解详情
【正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首次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确立了现代意义上的证明责任(举证责任)制度,其标志就是 实体法的角度分别确定权利根据事实和抗辩事实各自的范围和内容,进一步落实证明责任的分配。 【作者简介】 翁晓斌,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 【注释】 [1]李国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258.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其理论基础在于:刑事诉讼中,被告人的收集、调查证据的能力和控诉方相比处于劣势,如果按照民事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进行分配,则显失公平; 性;至于被告主张自白取得系违反Miranda规定,检察官必需证明被告已被告知应有的权利,且被告自愿放弃权利而作出自白。依照Miranda规定,检察官对被告放弃缄默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855.html -
了解详情
弱者权利的实现。如果按照亚里士多德所指出的那样,正义分为交换正义和分配正义。交换正义是事物之间的绝对平等,交换正义至少需要二人,相互关系是平等的, 。这种几乎没有环境和制度保障的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强化,会使民事诉讼的判决基础有严重背离案件真实的危险。当大家还未从突然增大的举证责任中适用过来时,如果再附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41.html -
了解详情
收集证据的手段和能力明显优越于另一方的问题。与刑事诉讼相反,民事诉讼中处于控诉方的原告首先要负担证明责任,承担着更多的证明风险,常常处于比被告不利的地位。 与分配证明责任的通说相一致。在德国、日本等,法律要件分类说是分配证明责任的通说。在法律要件分类说下,集合着因果关系说、通常发生事实说、特别要件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40.html -
了解详情
收集证据的手段和能力明显优越于另一方的问题。与刑事诉讼相反,民事诉讼中处于控诉方的原告首先要负担证明责任,承担着更多的证明风险,常常处于比被告不利的地位。 与分配证明责任的通说相一致。在德国、日本等,法律要件分类说是分配证明责任的通说。在法律要件分类说下,集合着因果关系说、通常发生事实说、特别要件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38.html -
了解详情
其结构缺陷,因此,当前应当将其作为举证责任分配的基本原则。《规定》第5条还规定了合同纠纷中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在这方面,《规定》 规章司法解释全书》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5、《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115.html -
了解详情
二者相结合,规定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通常应在一定期限举证,逾期 法院可不采纳。人民法院在立案时应通知原告提交支持其诉讼请求、证明民事法律关系据以 产生、 、以及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事实进行 举证,这是根据一般举证原则所作的分配。然而在特殊侵权案件中,这种方法存在局限性。 如饲养动物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34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