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证据开示程序(Discovery)以后,开示程序就成为美国民事诉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事人调查收集证据的重要制度保证。开示(Discovery)是当事人主动向对方 和事实应作出对其不利的认定。6、原告提交起诉状、被告提交答辩状时,应当一并提交有关的证据材料,或者在法官指定的期间内提供。无正当理由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75.html -
了解详情
3、台湾。我国台湾地区在1990年对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正完善了简易程序,随后又鉴于简易程序的运行无法满足小额事件诉讼的需要,于1999年3月颁布实施了简易 的案件,而不限于钱债纠纷,此外,也没有起诉次数的限制。其二、程序简便易行。当事人双方的起诉状答辩状使用表格进行,也可以口头进行,无证据开示制度,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58.html -
了解详情
的小额诉讼程序,正是适应了这种需要。其程序的简便体现在诉讼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起诉状、答辩状和判决书多采用表格化形式;开庭时间可以放在休息日甚至晚上;判决通常只 笔者曾专文论述,这里就不再赘述。(二)简易判决制度的引入简易判决是英美法系民事诉讼中普遍存在的一项制度。所谓简易判决程序,是指当事人不经过完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51.html -
了解详情
的诉讼拖延和浪费现象,使审判工作快捷方便。但审判公正也必须不低于必要的限度。意大利著名民事诉讼法学家莫诺。卡佩莱蒂在其所著《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与未来的 驳回命令可进行即时抗告。”[11](二)诉、答及攻击防御方法的宣示。诉、答是指上诉状及答辩状送达及期限效力。诉、答通常应当以书面方式为之,如因客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88.html -
了解详情
辩意见的叙述应不限于当事人在起诉状、答辩状等诉讼文书中提出的意见,应结合当事人在开庭审理、代理词中的意见进行综合叙述;代理词与当事人在庭审过程中发表的 再审民事判决书应无一遗漏地阐明是否采纳并说明理由。“92样式”对此要求不明。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四条、第七十九条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72.html -
了解详情
。主要理由是:一是设立举证时限,有悖于以事实为根据,追求客观真理的民事诉讼基本原则。举证期间的确定,使证据不能完全充分地提出,案件事实便无法真实地再现, 举证。具体的说,原告在起诉书中对自己的诉讼请求所根据的事实,负有举证责任;被告在答辩状中对答辩所引用的事实,也负有举证责任;第三人对当事人争议的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96.html -
了解详情
受到忽视、裁判缺乏既判力等,故而主张应当以“法律真实”取代“客观真实”而作为民事诉讼的证明要求。在此背景下,《证据规定》第63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以 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在起诉状、答辩状、陈述及其委托代理人的代理词中承认的对己方不利的事实和认可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确认,但当事人反悔并有相反证据足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081.html -
了解详情
期的前提下进行调解。2.询问被告答辩时的“答辩调”。即在被告向法院送达答辩状时,根据原告的起诉事实及被告的答辩意见,给被告做调解工作;如被告同意 效果的有机统一;三是有利于当事人充分行使处分权,发挥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程序主体性作用,实现当事人主义的私法功能;四是调解协议以合意为基础,更易为当事人实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26.html -
了解详情
的热切关注;最高人民法院也将“改革庭前程序,探索建立规范的民事诉讼简化程序和小额诉讼制度,提高诉讼效率”写入了《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一些 。起诉和答辩可以口头进行,也可以考虑采用格式化的诉状和答辩状。 5、赋予双方当事人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选择权。民事程序选择权作为一项程序性权利,是立法充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34.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时始形成。美国在1938年以前虽然也一直运用着衡平法中的证据开示,但到了1938年的《联邦民事诉讼规则》才将此正式确立为一项法定程序制度。此后,证据 ,但在司法实践中,被告和第三人通常是在第一次开庭时提交答辩状。这样,当事人相互开示证据的目的并不能达到,只是原告一方对他方开示,反而使当事人在诉讼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3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