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中,根据物权变动的基本原则,对于当事人依据受让合同提出的确权请求应当视动产与不动产区别予以对待。人民法院对于已经交付的动产权属可以予以确认。对于权利人提出 、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所有权归属大连羽田公司。(3)判令弘丰公司协助将上述的2块国有土地使用权和13处房屋所有权办理过户到大连羽田公司名下。根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0272.html -
了解详情
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民法典的94个要点: 总则编 第一编总则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性规则, 。 要点十四:两种情形婚内可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要点十五:规范亲子关系确认和否认之诉。 要点十六:增加登记离婚三十日冷静期规定。 要点十七:双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8204.html -
了解详情
的范围狭窄,举证责任相对要轻得多。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根据目前大多数学者将诉分为确认之诉、给付之诉、变更之诉这几个分类方面去确定这几个诉的举证责任 原则。所谓酌情赔偿是指在无法确定具体的损失额的情况下,由法官依据本案的具体情况,根据《民法通则》等法律的基本原则及自身的审判经验和社会知识,酌情确定赔偿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5179.html -
了解详情
并不一定完全吻合。如果权利关系人提供足够证据证实下动产登记的权利状况与实际状况不相符时,即应依法确认不动产物权的真正归属。如在婚姻家庭关系中,有的房产虽然在 通则意见》(第90条)也正是在公平原则基础上提出的解释,因为民法的基本原则除在法律体系中所具有的功能外,基本原则的重要功能还在于它是法律解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1782.html -
了解详情
罗马法时期,不当得利行为就已经存在了。而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诞生于德国,后成为德国民法典物权编的基本原则,随着德国民法典的影响,该理论亦成为各国民法学者所津津乐道的 无因性的国家,以我国为例。我国《民法通则》第61条规定:民事行为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8973.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秩序为目的。我国《物权法》第106条确立了善意取得制度对于确认产权的归属、规范物权的变动、保护交易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4]善意取得是民法物权法规定 之后仍然支付则不构成善意。 三、价值导引下的制度完善 在完善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价值取向上所应采取的基本原则是重点秩序,偏好效率,兼顾自由,关注公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644.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未能理顺,调整土地权属关系的法律规范缺位。 房地产物权由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构成,这是我国城市房地产的基本法律特征。房地产中的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相互 只能归属同一主体,只能同时处分,这是在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已经确立的基本原则。但物权法只确认了业主的房屋所有权,即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而业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210.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义务的总体[4];德国法学家拉伦茨也认为,原则上个人的财产是由这个人所具有的金钱价值的各种权利的总体构成。[5]此外,英美普通法也认为财产是一组权利 ,取得物权也并非必须支付对价。更重要的是,这一观点不能说明虚拟财产权是否具备物权的基本特征――直接支配性。 (二)知识产权说。这种观点认为虚拟财产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425.html -
了解详情
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风俗的行为侵害了公共秩序,并且与德国法的基本原则,特别是基本法不相容。但应予以避免的是,不能将所有的基本权利都无限制地纳人到此类之中。[48]此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071.html -
了解详情
的自身系统,又要出乎其外,克服部门立法造成的思维局限。修改法律应当坚持民事立法的基本原则,有效节制行政部门的权力扩张,坚持系统化方法,立足宏观大局,使 商标权是一项民事权利,商标注册是对民事主体正当主张的审查、确认和公示,商标权原本并非商标注册机构授予或让渡的权利,也不是商标注册机构代表国家授予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17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