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和社会帮教制度有效对接机制。可在积累了一定经验并且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和社会帮教工作做得相对扎实和取得良好效果的部分地区,先行尝试未成年人前科消灭的制度实践 前科消灭试行法案,努力做到践行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灭与社会帮教、出狱人社会保护等工作的衔接,就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并引起了高层的重视。 其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932.html -
了解详情
等不同层级机构对监狱法制建设的权力定位,完善规范性文件的审查机制,纠正监狱工作中越权立制、随意解释国家法律法规、甚至擅自制定土政策等做法,强化全国 警官高等职业学校法制办主任,副教授,法律硕士,研究方向为刑事法学、监狱学、社区矫正。 【注释】 [1]陈兴良.法治的言说[M].法律出版社,2004.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5841.html -
了解详情
人口享受与本地人口同等的法律待遇,针对涉嫌轻微刑事犯罪的流动人口进行不捕风险评估工作,将逮捕的必要性予以规范化与量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利于实现罪责刑相 ,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因此笔者设想能否与社区矫正部门建立联系,将社区矫正机构作为跟踪回访基地,由社区矫正部门对取保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并出具证明,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638.html -
了解详情
近十几年来,刑事案件以及判刑人数一直处于上升时期,如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2011年各级法院共审结一审刑事案件近78万件,判处罪犯共100 的刑期;完善了适用缓刑的条件;首次规定对判处非监禁刑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刑法修正案(八)的通过,使我国刑法从总则到分则得到进一步完善。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976.html -
了解详情
在实践中发挥的作用也应当充分重视。但笔者认为,刑事和解制度对我国刑事司法工作来说并非完全陌生,在我国刑事自诉案件中,刑事诉讼法和有关的司法解释早已作出 中,刑事和解仅仅注重对被害人的物质赔偿,难以起到抚慰被害人精神创伤、矫正犯罪、恢复社区秩序之目的。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目前司法实践中的刑事和解,并不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324.html -
了解详情
在实践中发挥的作用也应当充分重视。但笔者认为,刑事和解制度对我国刑事司法工作来说并非完全陌生,在我国刑事自诉案件中,刑事诉讼法和有关的司法解释早已作出 中,刑事和解仅仅注重对被害人的物质赔偿,难以起到抚慰被害人精神创伤、矫正犯罪、恢复社区秩序之目的。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目前司法实践中的刑事和解,并不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43.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的完善设计 (一)严格拘役刑的宣告 拘役刑可能给罪犯的声誉以及未来的工作、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应当在法律上确定短期自由刑作为对付轻微犯罪的 的成功做法,我国从2003年试行社区矫正制度,要求罪行较轻的刑事犯罪分子参加社区劳动,使犯罪分子在时间上可以保持正常的工作关系及某种 程度的家庭关系,保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117.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的完善设计 (一)严格拘役刑的宣告 拘役刑可能给罪犯的声誉以及未来的工作、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应当在法律上确定短期自由刑作为对付轻微犯罪的 的成功做法,我国从2003年试行社区矫正制度,要求罪行较轻的刑事犯罪分子参加社区劳动,使犯罪分子在时间上可以保持正常的工作关系及某种程度的家庭关系,保证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218.html -
了解详情
定期回访制度;公安机关也由于自身任务繁重,对缓刑人员的监督考察不力;而在某些地区实行的社区矫正工作,则把法定上由公安机关执行的缓刑考察改变成由司法行政管理部门为主导的,由各基层司法人员、社区、村民委员会相关人员为主体进行的考察矫治,而由于基层人员的法律素养及责任心等问题,往往造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598.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的完善设计 (一)严格拘役刑的宣告 拘役刑可能给罪犯的声誉以及未来的工作、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应当在法律上确定短期自由刑作为对付轻微犯罪的 的成功做法,我国从2003年试行社区矫正制度,要求罪行较轻的刑事犯罪分子参加社区劳动,使犯罪分子在时间上可以保持正常的工作关系及某种程度的家庭关系,保证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2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