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申请的形式进行信访、投诉、举报等活动,行政机关应当告知申请人不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理并可以告知通过相应渠道提出。 选择是否在立法中对信息公开申请 公开条例的规定为底线和最低要求,给社会公众和行政机关可靠、稳定的预期,给信息公开相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但政府信息公开从来都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6327.html -
了解详情
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 (一)投诉事项已经司法行政机关处理,或者经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结案,且没有新的事实和证据的; (二)对人民法院、 投诉人。 第二十六条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自作出处理决定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将投诉处理结果以及不服处理结果的救济途径和期限等书面告知投诉人、被投诉人。 第二十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2452.html -
了解详情
(2015)彭海处告字第006号《政府信息告知书》不符合法律规定,且与事实不符为由,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彭水县地方海事处作出的(2015)彭 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彭水县地方海事处作为行政机关,负有对罗元昌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作出答复和提供政府信息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1957.html -
了解详情
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 5.平等对待权。所有的纳税人在法律 获得对结果和程序本身的认同感。救济权的行使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我国主要有检举和控告、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国家赔偿等。但出于决定终局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120.html -
了解详情
状况等。这些信息的利用和发布一方面是提高政府透明度,促进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也为公隐私权的保护带来威胁,特别是电子政务的推行,使政府对 》第33条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这里规定的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933.html -
了解详情
经复议后,认为受害者与该企业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不明确,遂撤销工伤认定,告知受害者先申请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后再行工伤认定。受害者只得重新申请劳动仲裁, 了劳动关系并据此作出工伤认定。当事人不服的,可以依《条例》规定程序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不必再提起劳动仲裁。 (三)工伤认定与侵权赔偿诉讼 受害人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621.html -
了解详情
运作,体现出行政权运行受民众的监督和控制的特点。如《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正式决定之前,要告知当事人其拟准备处罚的事实依据和法律规范依据。要听取 委员等。这些人往往本身就是行政机关的监督者,由这些部门的人参加公议是否妥当值得检讨。因为,这样做是否会对后面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审查造成一种阻力,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294.html -
了解详情
环境行政纠纷的程序包括环境行政复议和环境行政诉讼。在环境行政纠纷中,双方当事人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所争议的内容通常是环境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的判定问题 但是就诉讼方式本身以及环境纠纷的特殊性而言,作为一种最后的、最权威的救济途径,诉讼在环境纠纷解决中仍占据着不可动摇的优势。 1.诉讼本身的特点决定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307.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权必须在控辩双方持中立立场,行政权具有优益性,其运作构成结构呈行政机关和相对管理人两方构成的扁平结构,它集中体现优先考虑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 了建立囚犯申诉的复审和司法审查机制的原则。对自由人而言,享有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事后救济的权利已经成为通识。我国学界对刑事执行相对人能否享有事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28.html -
了解详情
公诉与民、行公诉并举。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实践证明,为了弥补行政机关、社会团体诉讼职能的缺失,保证国家与社会公共利益的最终救济,检察机关 :一是要体现维护司法公正保障人权的基本特征。勿庸置疑,无论是刑事诉讼监督还是民事行政诉讼监督,都是属于诉讼上之司法救济程序,即当出现刑事、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