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工资。而本法规定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是连续工作满10年;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合同的,连续工作满10年且离退休年龄不足10 责任的;(3)提前30天书面通知劳动者或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474.html -
了解详情
公开审理的规定。1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22条关于劳动合同中当事人可以约定保守企业商业秘密有关事项的规定;第102条关于违反劳动 第二十条的规定支付用人单位赔偿费用的规定;第6条关于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因获取商业秘密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该用人单位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22.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法》第98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 从权利主体角度看,凡是各类企业的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享有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不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是否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不管劳动者的用工形式如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367.html -
了解详情
范围,除了劳动者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以外,用人单位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间,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那么企业在与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 用人单位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方可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6891.html -
了解详情
新劳动法对绩效管理最主要的影响是对员工的解雇环节。在过去的劳动法中,企业可以在不征求员工建议的情况下自行而随意的对员工职位进行整顿,还有的 不能胜任工作岗位、长期技能培训以及调换职务后依然无效,企业可以与该劳动者协商,达到解除劳动合同的目的,此时企业应该承诺每月对该劳动者发放一定的经济补偿金(但是一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9474.html -
了解详情
最大可能降低法律风险,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是就实际诉讼、仲裁风险而言,协商解除,无疑是最安全,需要最先争取的,也是对劳资双方权益最有保障。 经济性 解除是通过单位和员工双方进行商谈,就解除条件达成一致后,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协商解除协议书》以解除劳动合同的一种方式。在企业裁员及减员的过程中,协商解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8793.html -
了解详情
纠纷, 只有尽早完善了相关法律, 才能切实缓解这个问题, 保护好广大劳动者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1]季志华.员工遭遇企业解除劳动合同该如何维权[N].中国商报, 2018-12-27 (W03) . [2]孙冀宁.关于劳动合同解除的思考[J].法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1144.html -
了解详情
的隐性成本。 (1) 解雇成本增加, 除劳动者自身客观原因造成的解雇之外, 企业单方面解雇员工按照工龄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这样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 劳动契约关系, 而不是依附关系。新劳动法中对无固定期限以及企业解除劳动合同所支付的经济补偿等规定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劳动者在进行劳资谈判时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0982.html -
了解详情
的隐性成本。 (1) 解雇成本增加, 除劳动者自身客观原因造成的解雇之外, 企业单方面解雇员工按照工龄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这样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 劳动契约关系, 而不是依附关系。新劳动法中对无固定期限以及企业解除劳动合同所支付的经济补偿等规定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劳动者在进行劳资谈判时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5703.html -
了解详情
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而第41条是经济性裁员规定,即裁员过程中不得裁减三期女职工。这是 以下几点:一、是要将正常补偿和特殊额外补偿分开,显示出对员工的特殊性,企业已经给予了特别关心,并给予了额外照顾,以体现没有规避法律,符合公平合理性;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542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