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利性犯罪适用罚金、没收财产等刑罚措施可能更具有实际意义。第四,从国际规范角度来看,按照《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规定,死刑只适用于最严重的犯罪。 从严惩处的刑事政策无法落到实处。第一,我国刑法中受贿的内容仅限于财物,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古代贪以败官为墨意为贪图财物、女色而败坏官府声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839.html -
了解详情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是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体现。为了切实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应当停止以刑代赔,仅仅给予公法保护的方法,将刑附民 ,尽管现行刑事立法否认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权利本位法律意识的强化,诉讼观念的改变,精神赔偿终将突入刑事案件这一 禁区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818.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呢?法律尤其是国家赔偿法应当充分保护作为弱者的广大公民的利益,而不应当偏袒作为强者的国家。因此,根据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国家应当对自己侵权产生的 。第41条第3款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民法通则》第121条规定了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906.html -
了解详情
的结果。它不是通过革命性的突变、自觉的建构或一揽子计划建立起来的,其发展之路,是建立在实用主义的和渐进发展的零星社会工程的基础上,主要是自生 的挑战。换言之,为保护个人权利,对英国立法权施以宪法上的约束和引入新机制是必要的。[143]1977年,英国反复权衡后决定先加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501.html -
了解详情
一种消极状态,法律强调保护公民权利和自由意志,自己责任。人们崇尚自由主义,但这一切并没有是社会出现预期的繁荣,相反,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就接踵而至,如: 赔偿法》未能明确规定行政不作为违法的国家赔偿责任,造成了公民权利受侵犯后不能及时得到赔偿的尴尬局面。通过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国家应对行政不作为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630.html -
了解详情
对财产进行剥夺或限制(征收)。表面上看来,把侵犯公民财产权利的征收规定在财产权保护保护条款里似乎是矛盾的,实则不然。因为在进入福利国家社会后,政府为了更 判断、是一种公共良知,道德则是一个涉及到某些规范模式的价值颇大的概念,这些模式的目的在于在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中增加美德,减少邪恶。在 道德与个人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301.html -
了解详情
和准国家工作人员,这虽然体现了在国家体制改革与社会转型过程中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遗留问题进行充分吸收和过渡的需要,使立法更为严谨,但刑法条文简洁性的 的概念,这才是符合事物发展本质的科学定位。 第二节 国家工作人员概念的理论分析 一、关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界定标准问题 以什么标准界定是否属于国家工作人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355.html -
了解详情
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16页。 [13][美]凯斯R孙斯坦:《自由市场与社会正义》,金朝武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原书序第9-10 连博:《国际私法中弱者权利保护方法》,载《法学杂志》2008年第5期,第50页。 [27]黄河:《从美国新经济看国家干预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载《南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075.html -
了解详情
二战后,随着国际人权运动的发展,各国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沉默权被一系列国际性法律文件确认。尤其是,1966年联合国《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1985年 准备了前提。 综上所述,我国建立沉默权符合国际人权发展的潮流,顺应社会公众对程序权利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刑事司法的文明,并且不会对控制犯罪造成太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454.html -
了解详情
。[26] 环境公共委托论实质上包含了社会契约论的思想:公民把权利让渡给政府,政府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公民的人身和财富。因此,环境保护法规定的 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7页。 [25] 李挚萍著:《经济法的生态化: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法律机制探讨》,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92页。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2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