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役,在司法适用中的问题,主要出在采取强制措施上。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强制措施有五种: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对醉驾者显然是不能适用逮捕这 的醉驾案件中可采取强制措施的期限问题,笔者在司法实践中碰到的几起醉驾案件,要么取保候审后法院判缓刑,要么就赶在7天之内快审快结,但即便是7天内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5550.html -
了解详情
对逮捕条件的修改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 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证据时也会积极收集是否有逮捕必要性的证据。检察机关审查逮捕案件,应当对侦查机关提供的证明材料及证据进行审查,检察机关认为无逮捕必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9542.html -
了解详情
的刑罚要件只是一种可能性判断,而非确定性判断。刑事诉讼法只是笼统地规定了社会危险性条件,而对那些属于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情形没有 自侦案件为141件167人,其中聘请律师的案件为79件90人,其中辩护律师只对4件4人提出取保候审申请,而被批准的只有1件1人{2}。 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102.html -
了解详情
性只为逮捕这样的公权力强制干预措施的实施提供了一个正当理由。据此,它能够作为逮捕存在的必要条件,只有当证明逮捕的实施有利于维护和推进共同体的利益和反之则 手段时,才能适用。 3.完善有关逮捕替代措施的规定。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两种替代逮捕的措施,但其实际运用效果并不理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335.html -
了解详情
但范围乃嫌狭窄。最高院的司法解释,权威性也不够高。公安部在《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中只规定了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取证,而对非法证据的效力并未 嫌疑人在合理时间内接受审判的权利。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侦查羁押期限,同时规定羁押期满应当解除羁押或者变更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这有利于保护被羁押的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205.html -
了解详情
采取取保候审措施能够随传随到的也照样给予取保候审。 二、逮捕措施适用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公安机关撤销和变更逮捕措施存在的问题 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 或者变更逮捕措施的行为就失去检察机关的监督,这与公、检、法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宪法原则是不相符的。对公安机关变更逮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60.html -
了解详情
嫌疑人就应该变更非羁押强制: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但是能够作出变更拘留和逮捕强制措施的主体仍然是以决定拘留和逮捕的机关为主。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 被羁押在看守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羁押状态下接受侦查以及等候审判,成为我国处理刑事案件的常规模式。这一现象长期不为公检法三机关所重视。高轻刑率直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61.html -
了解详情
作出实质性的补充。关于监视居住的程序性补充规定,《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较之《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相对而言要明确具体些,前者至少还规定了公安机关 批准。 (三)取消监视居住措施。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监视居住与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是相同的,只是被取保候审者与被监视居住者的义务有所不同,后者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67.html -
了解详情
审理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故而在我国现行法律中拘留期限较短的情况下,考虑到刑事实务中部分案件确实存在的侦查进度较慢问题, 、人权保护状况以及追诉犯罪的能力等诸多方面。客观地讲我国现行逮捕制度基本能够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以及现阶段国内与犯罪斗争的形势要求,但是仍有一些有待改进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113.html -
了解详情
审理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故而在我国现行法律中拘留期限较短的情况下,考虑到刑事实务中部分案件确实存在的侦查进度较慢问题, 、人权保护状况以及追诉犯罪的能力等诸多方面。客观地讲我国现行逮捕制度基本能够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以及现阶段国内与犯罪斗争的形势要求,但是仍有一些有待改进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5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