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先解决了被害人的赔偿问题,交易才没有后遗症。被害人的赔偿问题解决不了会引起上访、申诉,难以处理。其三,辩诉交易体现了英美法国家的一种诉讼权利,控辩双方可以处分一个案件的结局,这与大陆法传统的中国司法制度有很大的区别。我们国家刑事诉讼追求的是实事求是,有口供没有其他证据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132.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该批复又一次剥夺了刑事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诉权。 由于刑事法律与民事法律对精神损害赔偿作出不同 救济,只有增加精神赔偿制度才能体现法律的公平原则。 人格权是人权的基础,精神权利是人格权的基本内容,现代社会以维护和尊重人权为宗旨和目标,保护人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590.html -
了解详情
法人和其他组织)、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放弃诉讼权利的,应当准许,并记录在案。第八十九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提起。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712.html -
了解详情
合法权益,也保证适用法律的一致性。为避免增加刑庭的工作量,建议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执行由专职民事执行工作的执行庭统一执行,便于法院内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达成调解协议并给付后被害人能否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问题 被害人在刑事立案后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在刑事判决生效后,提起民事诉讼,都是当事人的权利,不应受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018.html -
了解详情
本位转向国家、社会与个人本位并重:由一元化价值观转向多元化价值观:由权力治人转向权利保障:由有罪推定转向无罪推定:由口供本位转向物证本位:由客观真实 有关机关制定并发布关于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的意见,规定由各级财政按照一定的比例拨付被害人救助资金,公、检、法三机关在各自所处的诉讼阶段提出对被害人救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494.html -
了解详情
直接侵害的公民则仅仅被视为第二位的受害者,追诉犯罪的权利主要由国家来行使,被害人被剥夺了发动刑事诉讼的机会。作为犯罪行为的附带结果,私人侵权结果的 不对称的案件,如民事原告的范围大于刑事被害人或者民事被告的范围大于刑事被告人的案件,采取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就会带来民事诉讼程序的过于简单和粗糙问题;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90.html -
了解详情
自身原因等因素共同造成了附带民事案件执结率十分低的现象,我们称之为执行难现象。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执行之所以比普通民事执行更难,笔者认为是以下几个方面因素造成的。 ,体现各部门法之间的协调与内在的统一。另外,应赋予刑事被害人选择独立的民事诉讼或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并保障其在两种不同的程序中获得同样的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45.html -
了解详情
原告人合法权益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大限度保护好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合法权益。 4、建立对刑事被害人的社会保障制度。附带民事赔偿案件的权利人,是刑事案件的 ,这些人的权利如得不到必要的保护,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而,有必要尽快建立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主张在我国实行对刑事被害人实行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85.html -
了解详情
的禁止性规定,使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仅仅局限于民事领域。在司法实践中,刑事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诉讼的案例屡屡出现但均遭到无情的驳回,精神损害赔偿已经成为刑事 行为,犯罪造成的后果一般比侵权行为严重,另外从构成要件上看,侵犯人身权利、人格利益的犯罪行为符合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要件。对一般的民事侵权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28.html -
了解详情
本国的国情,建立刑事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制度,并且应对补偿的对象、补偿的方式、补偿的数额以及补偿的程序等作出相应的规定。第三,不能以受害人诉讼成本较低作为 ,更确切的说,就是处理民事赔偿部分,这时如果不收取诉讼费用不仅加重了国家和审判机关的负担,而且会导致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滥用。第四,在实践中,很多刑事自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88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