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诉讼理念和法律规定不同,比如,美国承认犯罪嫌疑人有沉默的权利,日本允许犯罪嫌疑人在受到侦查讯问时拒绝到场或者到场后可以随时离开,那么,在这种情形 因而可以推论,询问证人、被害人属于任意性侦查措施。1997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第69次会议通过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和公安部199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5763.html -
了解详情
并通过道歉、赔偿、社区服务、生活帮助等使被害人因犯罪所造成的物质精神损失得到补偿,使被害人的受犯罪影响的生活恢复常态,同时,也使犯罪人通过积极的 的重构等。 我国现行社区矫正制度与刑事法律是存在冲突的。2003年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发布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544.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对告诉才处理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可以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调解。2010年1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关于办理当事人 具有报告义务等等。而且禁止令是对犯罪分子权利的限制,但是立法却并未设立相应的权利救济程序,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立法中予以明确。此外,如何具体开展社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297.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对告诉才处理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可以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调解。2010年1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关于办理当事人 具有报告义务等等。而且禁止令是对犯罪分子权利的限制,但是立法却并未设立相应的权利救济程序,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立法中予以明确。此外,如何具体开展社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284.html -
了解详情
方面,目前中国可以考虑从立法上进行非犯罪化的行为主要有两类:一是无被害人的犯罪,包括赌博、不针对未成年人的淫秽物品犯罪、安乐死,这些行为本身没有直接 适用》,《政法论坛》1997年第3期。 [20]1999年9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修正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86条第3款。 [21]参见胡康生、李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186.html -
了解详情
损害了司法权威,尤其是地方司法权威。如何既发挥信访制度的积极意义,为公民个人的权利诉求提供必要的途径,同时又能维护司法权威,保证社会纠纷处理的 ,2005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时,将最高人民检察院作为该公约的刑事司法协助中央机关。有的中外司法协助条约中确定,在我国由司法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534.html -
了解详情
逐步实现体系化与规范化。如联合国《为罪行和滥用权力行为的受害者取得公理的基本原则宣言》将刑事被害人的基本权利归结为四项,即取得公理和公平待遇、获得赔偿、 委员会第68次会议于2006年12月18日通过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检察机关履行职能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202.html -
了解详情
,提高司法效率。[2]但是,这场由实务界率先发起的改革尝试,始终没有上升为法律规范或者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统一规定。导致量刑建议制度虽经较长时间的试点 意见的一种司法请求。刑事诉讼最大的独特性是特定的国家机关取代被害人充当诉讼的控方,被害人的大部分权利由检察机关来行使。控方的特定性并不意味着请求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052.html -
了解详情
公正的考量。据最新的最高人民检察院调研报告披露,我国近十年的逮捕羁押率高达85% 。[1]如何降低逮捕率是我们当前刑事司法改革面临的难题。毫无疑问,对于无逮捕 公、检两家在逮捕必要性认识上的分歧。对被害人不服的,检察机关应当当面陈述不捕的理由,听取被害人的意见。逮捕的必要性证明和说理赋予了公安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2598.html -
了解详情
准确适用法律,以防止在审判中出现主观性和片面性。人民检察院一旦发现审判活动有侵犯或忽视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的情况,应当立即提出纠正意见,要求法院及时改正, . 【参考文献】 {1}中国刑事审判中发生的错误客观存在且在绝对数上惊人得多,通过历年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14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