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诉讼中的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相当于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中的主参加诉讼。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第三人参加之诉中的地位就是原告,是诉讼的 被告主张的请求权,而是同时直接针对本诉原告和被告的。 要准确理解独立请求权内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析:1.从产生的基点来看,这种独立请求权是基于第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429.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不经登记不发生法律效力,即处于效力待定状态,赋予效力行政登记是已经成立的民事行为发生法律效力的条件。 2.行政裁决。行政裁决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律授权和法定 ,当民事裁判结果与原来的登记事项不一致时,当事人可以依生效裁判申请行政机关变更登记。所以,在民事诉讼中,仅应将公示性行政登记情况作为一种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153.html -
了解详情
的心证,法官虽然还不能够完全排除其他可能性(其他可能性在缺乏证据支持时可以忽略不计),但已经能够得出十之八九是如此的结论。 我国的立法实际上在许多 以《证据规定》所确定的高度盖然性的一般证明标准为基准,可以通过司法解释或者立法的方式对我国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作出如下分级: 1.一般证明标准,即高度盖然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936.html -
了解详情
均有不同,当事人享有的权利也不一。2002年4月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向当事人说明举证的要求及法律后果, 的认定不一致的,不受本规定第34条规定的限制,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至此,我国的法官释明制度得以创设,使释明由权力转向义务。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933.html -
了解详情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并没有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定,而主要是由各州法院在各州刑事诉讼判例中以正当法律程序的宪法原则对违反法定程序的证据加以排除。 我国刑事诉讼法 规定而获得的证据是否可以采纳往往是根据违法的情节或者后果的轻重,由法官通过自由裁量权加以判断并作出决定。 从以上分析可知,民事诉讼排除非法证据的概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826.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争点的立法和审理现状 1998年6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将了解当事人的争议焦点列为开庭前应做好的准备 确定双方当事人争议的主要问题(第三十九条)。可以说,争点被引入我国民事诉讼并受到重视是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成果,但是由于缺乏相关配套的诉讼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723.html -
了解详情
范围内使用、一次性使用、秘密使用等等。至于其程序设置,可以分两种情况处理:其一,如果在民事诉讼中对于证据的合法性判断涉及刑事责任的追究,审理民事 的刑事案件移送给刑事侦查机关先行处理。其二,如果属于侵权责任事项,则告知当事人可以另行起诉。如果当事人不予起诉,也不影响审理本案的法院对非法证据做出明确判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968.html -
了解详情
是审判裁量的法定情节。根据有利原则,被告人在不得不承担刑事责任的前提下拒绝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就成为一种合理化的选择。 我国有没有刑事和解的制度或者案例实践呢 诉讼程序中是否存在刑事和解?在该程序中法官根据民事诉讼法律的规定,可以对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被告人就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进行调解,但调解的成功率极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488.html -
了解详情
充分保护的,不再支持其超额或重复赔偿要求。 其次,被害人对后归案被告人的诉讼请求为承担先归案被告人赔偿责任的连带责任的,应当支持。因为,共同侵权的 的诉讼,并根据查明的事实作出是否支持该诉讼请求的判决。当然,人民法院也可以告知被害人另行提起针对全部共同侵权人的民事诉讼,但被害人坚持在对被告人的附带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426.html -
了解详情
开庭前提出,最迟在法庭调查结束之前提出。在法庭调查结束后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法院虽然应予受理,但可以先行将刑事部分审结,然后再由同一合议庭审理附带民事 的基本情况和具体的赔偿请求、相关事实及证据等。 3.立案审查 人民法院收到附带民事诉状后,应认真审查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应当受理;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09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