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非在债法总则中加以规定,其目的也是为了避免这种重复现象。 有关法律行为与合同制度的关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考虑: 第一,有关意思表示的概念、 和遗嘱的生效条件不完全相同。对于违反公共道德的合同当然是无效的,但违反公共道德的遗嘱是否当然无效应当具体分析。例如,某人在遗嘱中将部分财产赠与给其生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616.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报应从法意中来把握刑与罪之间的联系,弥补了道义报应对法律与道德的脱节而无法解释的困境。作为对基本犯罪事实整体刑罚目的评价的基准刑,既包含了普遍道德 ,对刑罚影响量相比差达10倍以上,从累犯事实独立于新犯罪事实的关系来看,这种影响量刑的计算方法显失公平。类似情节在自首、未成年犯、从犯等其他量刑情节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12.html -
了解详情
多个自我,无法清晰地分辨真实身体与心灵。远离了现实世界的法律与道德规范与束缚,人会陷入失去自我、寻找真实自我的彷徨和焦虑状态。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简单 这种关系仅仅是一个买卖合同,并不是货币交换的关系,虚拟货币应作为物或普通财产来对待。2009年6月我国文化部与商务部出台了《关于加强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39.html -
了解详情
深化。只有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深刻体会黑格尔在谈及认识与责任关系时的语重心长:我只对属于我的表象的东西承认负责。这就是说,人们只能以我所知道的 了客观归罪之嫌。 其次,社会危害性标准的多元化、内容的广泛性,使之难以区分法律与道德的界限,从而难以担当作为刑事责任依据的重任。由于社会危害性本身既可从伦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045.html -
了解详情
的伦理怀疑论和道德相对论却越来越遭到权利理论家们的摒弃。[25] 在权利得以存在的根据日趋稳固的同时,实证权利体系内部的关系问题便随之而来。如前所述,法律层面之权利 ]前注14,曹治国文。 [16]参见刘志刚:《立宪主义语境下宪法与民法的关系》,载《法学评论》2007年第2期。 [17]陈弘毅:《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226.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群众的意志也是大可质疑;此外,在社会转型时期,犯罪的评价与传统道德的评价也未必一致甚至可能相反。如果说古代社会,约法三章、十二铜表式的法律相对 。但将这一格言绝对化,其理论上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不知法律不免罪绝对地割裂了不知法律与罪过的关系,与现代刑法理论格格不入。刑法固然没有把对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979.html -
了解详情
认同。换言之,法律上的权利仅仅是整个权利(或说利益,下同)体系中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亦存有正当的利益。为了更好地认清这一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有学者提出 能适用所有的诉讼,而仅适用于新型诉讼。换言之,一切有法律规定,成文法已明确予以否定或完全反道德的权利就不能纳入诉之利益。当然认定新型诉讼有时是比较困难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203.html -
了解详情
、人员数量最大化和财政预算经费最大化的偏好。虽然执法机构的扩大、人员经费增多与执法工作量的增加有直接关系,但并不是充分必要的关系。实践中,在对某项 的多样性,表现为村规民约、风俗习惯、舆论评价;伦理道德、宗教教义等多种形式,并俨然成为法律活动得以发生和展开的秩序前提。正如英国前首相温斯顿邱吉尔所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729.html -
了解详情
引用相应的法条,以法说理,把当事人的思绪引入法律与案情的联系之中,从而真正理解法律规定的含义。如果案情复杂,法律关系交错且适用法律较多的案件,可以采用不同焦点分层适法 将情、礼、法溶为一炉,实现了情与法的相互交融,使当事人同时受到法律和道德的教育,则其确有存在的价值。原最高法院副院长唐德华在2001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389.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法基本原则与软法皆应属于法的范畴。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大致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行政法基本原则与法的关系,对此,学术界并无争议,一般认为原则是法 18](P276-285)但却难以在行政主体主动性上有所作为,究其原因,在于硬法模式下法律与道德的清晰界分。然而,这一不足在软法机制中却是可以避免的,软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2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