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社版)2012年第3期 【摘要】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保障制度存在的缺陷,认为我国应赋予刑事被害人量刑建议权、上诉权, 而遭受的物质损失。然而,被害人遭受犯罪行为的侵害,不仅在物质上受损害,精神上也会受到损害。在有些案件中,被害人受到的精神损害甚至远远大于物质损害,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8160.html -
了解详情
追诉实施了销毁有罪证据、伪造无罪证据等等行为,即使这些行为在客观上阻碍了司法机关对犯罪行为的追诉活动,也不属于这里的逃避侦查或者审判。 3.行为人须是出于 国家抛开这些差别,一概要求其承担同样的随时被追诉的精神压力,特别对犯轻罪的被告人来说是不人道的,也不符合罪责刑均衡的要求。其次,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758.html -
了解详情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以及对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这是我国 为中国人民大学。 【注释】 [1]参见陈卫东:《我国检察权的反思与重构以公诉权为核心的分析》[J]《法学研究》2002年第2期。 [2]当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313.html -
了解详情
是存在的。德国实体法上对犯罪的量化思考,主要发生在量刑的过程中,刑罚的轻重必须以犯罪行为的轻重为依据,因而对犯罪的量的研究主要是解决量刑的问题 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面向。借鉴德国刑法中构成要件不法含量量化分析的思维方式,我们发现,构成要件内部蕴含着行为不法与结果不法含量,构成要件作为不法类型与其不法含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5096.html -
了解详情
是存在的。德国实体法上对犯罪的量化思考,主要发生在量刑的过程中,刑罚的轻重必须以犯罪行为的轻重为依据,因而对犯罪的量的研究主要是解决量刑的问题 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面向。借鉴德国刑法中构成要件不法含量量化分析的思维方式,我们发现,构成要件内部蕴含着行为不法与结果不法含量,构成要件作为不法类型与其不法含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4743.html -
了解详情
上是一种严格责任。{3}部分严格责任说把醉酒人犯罪时的精神状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虽然醉酒但尚能辨认和控制自己的行为,第二类是由于酒精的麻醉作用, 的时间和距离可能较长,这时应把它综合起来分析,看成是一个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的整体,把受害对象看成是不特定人的整体,否则就容易认定为数个交通肇事罪。 第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1473.html -
了解详情
是不应为而为,不作为是应为而不为。所以,同样作为犯罪行为的种概念,作为与不作为之间的概念关系是全异关系。但是,在形式逻辑中,具有全异关系的两 是事物的度的要求,符合着罪刑法定原则及其所保障的刑事法治和整个法治的精神意蕴,特别是在(刑事)司法能动主义膨胀的时代法治语境下。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过度类型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6747.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和解本身就是对刑法第3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的规定的违反,刑事和解就没有存在的空间了。 最后,草案第275条规定了刑事和解 在精神上受到对其直接侵害,以及被害人为恢复生活在精神上的未来支出,用赔偿的方式确实无法补偿的,刑事和解协议可以在法律范围内设置其他条件,尽可能地满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832.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以维系一般民众与司法机关之间的信任关系。 当然,刑事政策实施及由此引发的司法行动还会起到一种警示作用,即是对犯罪行为的一种威慑,它告诉人们:如果 与社区安全初探,载《中国行政评论》2002年第3期。 {4}林震:政策网络分析,载《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9期。 {5}林玉华.政策网络理论之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419.html -
了解详情
做法侵害了其名誉权,遂以侵害名誉权为由向法院提交了诉状[16]。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随着网络的发展,虚拟财产侵权纠纷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表现形式上都发生了一定 模糊的认识,对一些行为的认定也存在着争议。如对出现最多的盗窃虚拟财产的定性问题,人们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有的认为不构成犯罪,因为虚拟财产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1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