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根据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行政区划的勘定、调整或者征用土地的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显然,现行法律并没有区分出法律意义上的公有物和私有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33.html -
了解详情
第一种表现形式是法律+Except,即“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是法律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的除外。类似的规定还有《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违法行为两年内未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359.html -
了解详情
“非诉讼化”的“申请与形式审查”为主要形式。最后,在监督与救济方面,则以行政复议、诉讼与国家赔偿为主要途径。但是,制度的初步建立既不意味着其合理性 执行。”1982年通过的《食品卫生法》(试行)第38条也规定“对罚款的决定不履行又逾期不起诉的,由食品卫生监督机构申请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34.html -
了解详情
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并不以当事人的质证程序为前提。如不须经过听证程序的行政处罚决定在作出前,虽然也必须告知当事人作出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但行政 行政行为作出的时间问题上,有办案人员拟定处理意见之后交付主管领导批准、送达,行政复议程序结束、相对人起诉以及人民法院受理起诉等等多种方案。如有学者认为: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86.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违法原则不必追究主观过错,具有客观性,较为明确,易于操作,与其它救济制度如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衔接起来,而且便于区分赔偿与补偿,目前违法原则说已成为 行为违反行为义务,构成行为不法,可以不考虑行为人主观心理状态,直接依据客观行为决定责任,如古代加害原则,近现代客观过错,无过错原则均为客观违法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51.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诉讼。但是1991年6月30日国家环境保护局在《关于环保部门能否就污染赔偿处理决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问题的复函》中规定:“如果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对环保部门所作的 行政行为,如果只局限于自我监督和部门内的监督(如行政复议监督),那么部门腐败是难以杜绝的,公民的环境权益也是难以得到充分和完备的保护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78.html -
了解详情
偏见或特别利益等不可捉摸的心理因素而影响判断,故为求客观、理性、公正的决定起见,必须有程序法的规制,按程序法系实体法所发展出来的工具,用以创造 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市场准入的谅解备忘录》中,中国政府就对美国有关涉及行政立法、行政许可、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等程序问题上作了承诺,这些承诺无不涉及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71.html -
了解详情
年,《关于授权国务院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可以制定暂行的规定或者条例的决定》使国务院获得了大宗的立法权,对其特别授权扩展至-对于有关经济体制改革和 。这就表明其仍不是典型意义的、完全的法。不过1990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条例》和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04.html -
了解详情
道德性和独立性的法治,认为公民基于良知自由、以和平方式不服从极其非正义的法律或者行政决定是正当的;无效理论以及建于其上的相应制度,究其终极意义,就是在 得以形式上的确定。换言之,在法律规定行政复议作为行政诉讼必经之前置程序的情形下超过复议期限未请求救济,或者在行政复议未被规定为行政诉讼前置程序的情形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60.html -
了解详情
针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指定履行期限的决定,行政相对人若认定其无效,可以不服从,既不履行义务也不在复议或者起诉期限内求诸救济机制。法定期限届满之后 宗力先生在讨论“市民不服从”(civil disobedience)触犯的法的涵义时,亦把行政行为理解为具体、个别法律规范,属于广义的法范畴。参见[台]许宗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