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国坚持少杀、慎杀的死刑政策,只有对罪行极其严重的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有必要适用死刑时才能适用死刑。死刑复核程序是保证死刑 同时人民法院也可以及时获取更多的情况和意见,从而做出正确的裁定。检察机关监所监督部门提出应当或者不应当减刑、假释的法律依据或者意见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0449.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监狱、看守所等执行机关向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建议或者书面意见的,应当将建议书或者书面意见副本抄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 的,有权向同级或者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或者控告。人民检察院对申诉或者控告应当及时进行审查,情况属实的,通知有关机关予以纠正。(四)限制适用羁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904.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意见。 第二百六十三条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减刑、假释的裁定不当,应当在收到裁定书副本后二十日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纠正意见。 。 第二百六十五条人民检察院对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如果发现有违法的情况,应当通知执行机关纠正。 第五编特别程序 第一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0178.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意见。 第二百六十三条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减刑、假释的裁定不当,应当在收到裁定书副本后二十日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纠正意见。 。 第二百六十五条人民检察院对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如果发现有违法的情况,应当通知执行机关纠正。 第五编特别程序 第一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5632.html -
了解详情
监外执行的一种。该唐某的案件是一个保外就医期间犯新罪的特例,但有一定的代表性,从该案的发生和最终处置情况,可以看出几个刑事法律执行上的漏洞 日.公安部令第35号发布; {5}《公安机关对被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假释、保外就医罪犯的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23号令).1995年2月21日发布;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736.html -
了解详情
条的禁止性规定,未成年人在犯任何罪行的情况下均不得被判处死刑。正如有的学者所言,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是指宣告刑,而不是法定刑。对未成年人不适用 可能的无期徒刑,也就是说,对于通过假释、减刑等刑罚执行制度而有释放可能的无期徒刑,对未成年犯罪人是可以适用的。我国刑法中规定的无期徒刑与西方国家刑法中所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335.html -
了解详情
危害比较小,若关押一段时间后发现已丧失劳动动力,应适当放宽减刑、假释的适用。我国刑罚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减刑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对于同属于弱势群体的老年人罪犯 人,也可以考虑不起诉或撤诉。在逮捕中对有逮捕必要条件进行严格控制,一般情况下对于犯罪的老年人可捕可不捕的一律不捕。在司法过程中,对老年人犯罪尽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942.html -
了解详情
认罪,是指被告人自愿承认其行为构成犯罪,但并不要求被告人完全承认被指控的罪名。有些情况下,被告人虽然知道其行为构成犯罪,但可能并不清楚其行为究竟构成何种罪名 遗漏的或者再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新罪的被告人可适用简易程序独任审理。 司法实践中,对在缓刑、假释以及暂予监外执行期间遗漏或再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992.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的内容可以看出,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根据我国当前证人作证难、出庭难的情况,有针对性对证人作证制度作出了比较完善的规定,这些规定已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善的证人 死亡的,应当及时通知监狱或者看守所。 第二,加强检察机关对监外执行、减刑、假释的监督。刑诉法修正案第二百五十二条和第二百五十九条进一步规定:监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112.html -
了解详情
改是行为表现指标。[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确有悔改表现进行了解释,但作为认定确有悔改 的减刑活动都进行全程监督。三是全面、准确、客观地了解在押罪犯服刑期间的情况,掌握罪犯的服刑表现实际表现。 (2)严把运行审查关。一是审查监督监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37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