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奥斯丁的设想是主权者因为制定了法律故在法律之上,然而这与事实明显不符。事实表明在某些社会中法律不仅适用于臣民而且适用于主权者”。[34]当 规则,已经成为法律存在分析的基本叙事手段。[56] 不过,《法律的概念》在描述承认规则这一次要规则的时候时常提到“官员”这一词语,这使承认规则本身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9.html -
了解详情
因素或社会力量的相对平衡所决定的状态。” a、正义的环境。“正义的环境可以被描述为这样一种正常条件:在那里,人类的合作是可能和必需的。”罗尔斯 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需要构成危害。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可持续发展”与罗尔斯提出的不符。假设原初状态下的人们是第一代(事实上他们不知道自己处在哪个世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7.html -
了解详情
,不是犯罪的特殊形态。[3]也有学者试图从对象角度对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作出描述,认为故意犯罪作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其纵向发展过程并不总是完整顺利的,总会受到种种 自动、有效防止实害结果发生。没有造成损害的情形一律免除处罚,则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不符。[9]另外,也有论者主张,成立犯罪既遂但对没有造成损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392.html -
了解详情
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由此可见,我国刑法典采用定性描述的方式规定受贿罪的罪状,而没有为其设立罪量要素,所以受贿罪是行为犯而不 受贿数额大小均成立犯罪。因此,实践中以五千元作为入罪标准本已与受贿罪的性质不符,提高入罪标准更无合理根据。第二,司法实践中已经对大量受贿罪作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8291.html -
了解详情
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由此可见,我国刑法典采用定性描述的方式规定受贿罪的罪状,而没有为其设立罪量要素,所以受贿罪是行为犯而不 受贿数额大小均成立犯罪。因此,实践中以五千元作为入罪标准本已与受贿罪的性质不符,提高入罪标准更无合理根据。第二,司法实践中已经对大量受贿罪作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5093.html -
了解详情
第二类情况是法定代表人不宜担任公司诉讼代表人,或者说法定代表人担任公司诉讼代表人与公司的利益不符,如法定代表人身份重叠或者身份关联的问题。(一)公司诉讼意思不明 不能将二者完全混为一谈。“由意思的形成到意思的表示的过程可以做这样的描述:首先需要确定要表示的意思,即决定表示什么,然后再决定如何进行意思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4286.html -
了解详情
还是程序性规则?如果是实体要件,那么其在犯罪成立中处于怎样的地位与作用?它有时被规定在罪状的描述中,有时又没有,哪种更为合理?是否有什么不同?如果是程序性 罪中的不能说明来源的,在限缩意义上理解为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行为,与立法规定和司法实践明显不符。根据司法解释,不能说明来源的不仅包括拒不说明,也包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5986.html -
了解详情
管理人对遗失物的占有,同样应当得到法律的肯定和道德的鼓励。而无权占有也不仅仅是对事实的描述,也包括了法律和道德否定性的评价。 不少学者认为“善意”与“ ,又在逻辑上使其丧失了对必要费用的请求权。同时,也与规定“恶意”的立法意图不符,使“恶意不受保护原则”陷入尴尬的境地。 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176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4631.html -
了解详情
资金汇集到这些机构以后,资金的所属就只能归于个人。而联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所描述罪状的具体语境,可知存款的主体既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个人,所以将非法吸收公众 条前半部分的规定可知,前面要求四个条件同时具备才符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方式,只要有一个条件不符,就不符合行为的性质。但后面却说两个条件不符才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0919.html -
了解详情
提起公诉,法院两人犯盗窃罪分别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案例述评:此案定性为盗窃罪与客观事实不符,实为诈骗案。银行计算机系统分为二个部分,一部分是大家可以看得见 这些特征。尽管在《关于开展对“私服”、“外挂”专项治理的通知》中有如下描述:“私服”、“外挂”等违法行为的出现,严重侵害了著作权人、出版机构以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275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