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是人类一切美德的原则,也是一切法律的基础。它应当启发立法者,迫使人民服从他所制定的法律;总之,为了这个原则,必须牺牲自己的一切温情,连人道的温情 ,每天劳动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公益劳动的时间原则上安排在休假日或下班之后的闲暇时间内进行(如果没有正式、固定的工作则例外),也不影响罪犯本人的正常谋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06.html -
了解详情
理性程序进出各种身份体的自由。 (六)保护基本身份利益。国家为身份制度提供最有力的支持,国家安排的身份体系中,基本身份最有价值。现代社会中,个人从 群体。其次,提供弱势身份的可接受性。可接受性指民众对身份的接收、支持、同意或服从,至少是能够忍受,习惯顺从,以致形成对身份行为正确性和适宜性的内心认同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38.html -
了解详情
有利于自己时,人们又会以法律权威为武器维护自身的利益;当两种权威都对自己不利时,人们就有可能两种权威都不服从。这就是所谓社会失范。 2.法律 或外部归因的影响因素有哪一些?我们对相关因素做出logistic分析,发现:1.对村委会工作的关心程度越高,越倾向于作出外部归因;2.与邻居经常串门的人跟那些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001.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活动留有多大一片自由天空的问题。这一问题其实完全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加以合理解决。 一、违宪审查机构选定及其运行 综观当今世界各国违宪审查机构设立的 下,违宪审查法院应该恪守体现司法审查谨慎心理的节制化、宽松化规则,尽可能地服从民选的立法和行政分支的决策判断,维护民主制度的合理性价值。而当一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60.html -
了解详情
与司法实务界人士很好地挖掘。199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1991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强调只要承包办法基本合理,群众基本满意,就不要变动,确实需要调整 农民为了避免与乡村干部、乡镇政府产生冲突,农民一般也会习惯性地选择服从土地调整的安排。人民公社时期的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的公权力化,给乡村干部与农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911.html -
了解详情
无谓的纠缠,庭审得以顺利进行。虽然最终双方当事人没有达成调解协议,但是均表示服从法院判决,双方矛盾得以化解。 在本案的审理过程中,承办法官运用了多种权力 工作者)适度的方便。这种心理学战术的运用并没有解决具体案件,但是为法官们在以后长期的工作中持续得到律师(或法律工作者)的配合奠定了基础。 a.立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884.html -
了解详情
物质刺激方案而进行的许多次非正式讨论。 这种调解也混合了法庭的强制和当事人自愿的服从。法官运用道德-意识形态的劝诫及物质刺激,不仅仅以法官的身份施加压力还借助了社区 诸如,上文讨论过的,帮助困难中的夫妇盖一所新房子(乃至为丈夫安排一份新工作)。 当这种制度的代理人以某些微妙的方式行使他们的权力时,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038.html -
了解详情
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或者改变行政行为。这部法律的颁布,为普通民众状告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不法,提供了合法的制度渠道。正因如此,人们不再 ,只处于从属、受教育的地位,对于学校作出的任何决定,学生都只能是加以服从。而现在,状告母校的事件屡见不鲜,昔日作为听话的学子也敢于和学校对簿公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935.html -
了解详情
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或者改变行政行为。这部法律的颁布,为普通民众状告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不法,提供了合法的制度渠道。正因如此,人们不再 ,只处于从属、受教育的地位,对于学校作出的任何决定,学生都只能是加以服从。而现在,状告母校的事件屡见不鲜,昔日作为听话的学子也敢于和学校对簿公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572.html -
了解详情
自己的田承包给他者,并安排由对方负担各种公粮税费,自己进城打工,但他们总保持着对出租土地的收回权,以防止失去城中工作时缺乏生存资源。没有使用田地的 的生活秩序,而被保护者自然应当认同并服从村庄秩序,村民权利受到村庄的保护并非没有条件-它需要以服从村庄整体(集体)要求为基础。这些现象表明,乡村村民的各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90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