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立仲裁协议后,合并、分立的,仲裁协议对其权利义务的继承人有效。 当事人订立仲裁协议后死亡的,仲裁对承继其仲裁事项的权利义务的继承人有效。 前两款 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对难以确定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 79、以侵权行为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913.html -
了解详情
方面的帮助等。可见,台湾仲裁法使当事人的权利与仲裁庭的权力同步扩大,有助于提高仲裁效率。 3.仲裁员与仲裁庭的义务。为保证独立性与公正性,仲裁员与仲裁庭也要履行相应 》第15条第2款规定,仲裁庭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公平和公正行事, 保证各当事人均有合理的陈述机会。《规则》中译本载:《外国法译评》,199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002.html -
了解详情
援引仲裁协议提出管辖抗辩为前提,并遵循提出抗辩的时间限制。必要共同诉讼中程序的变更既须尊重当事人的仲裁权利,也要考虑如何防止并行程序与冲突裁判。 【 也提出了商事保留,因此在该公约下我国仅有承认商事仲裁协议的义务。 [5]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仲裁条款效力请示的复函》[(2006)民四他字第6号]。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408.html -
了解详情
。有别于一般民商事双务合同中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对等互易的特性,即一方的权利往往是对方的义务,反之亦然。仲裁协议的当事人具有共同的追求目标,即以仲裁方式解决 形式的仲裁协议,一般也是由当事人签署。但对于以信件和数据电文等为载体的其他书面形式的仲裁协议,则无须以当事人的签名为条件,因为以这些形式达成的仲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240.html -
了解详情
使裁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另一方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当事人的申请提交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并告知申请人因申请错误 人员名单、仲裁庭纪律、当事人权利和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仲裁员回避。第三十九条仲裁庭应当保障双方当事人平等陈述的机会,组织当事人、第三人、代理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172.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争议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以下简称《解释》),针对实践中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作出的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定,决定或者通知等情况分别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第44条之规定,企业法人分立、合并,它的权利和义务由变更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根据民事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解释》第十条规定,有人单位与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72.html -
了解详情
》第44条之规定,企业法人分立、合并,它的权利和义务由变更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根据民事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解释》第十条规定,有人单位与其他单位 前置程序。为此,《解释》针对实践中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作出的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定,决定或者通知等情况分别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同时还特别强调的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29.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是指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和义务作出处分决定之日;3、争议发生之日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因劳动权利义务问题发生分歧,并有一方向对方明确 期间的规定,那么这无异于剥夺了劳动者通过司法程序获得补救的权利。⑦ (三)仲裁时效的起算应有别于诉讼时效的起算。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09.html -
了解详情
告知当事人有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权利。但《劳动争议解释》第21条,无疑为当事人不行使诉权提供了可乘之机,尤其是被仲裁裁决承担民事义务的一方当事人(通常情况下 难操作,在该程序中经该合议庭认定的证据能否在当事人起诉后直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庭的定案依据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有待明确和规范。劳动争议案件在适用法律方面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04.html -
了解详情
之间因劳动权利和义务而引发的劳动争议纠纷呈日趋上升之势。这类案件与其他民事案件相比,在审判实践中表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1、劳动争议仲裁的前置性 诉讼主体资格,即自己是与争议案件事实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其次应当举证证明被告的行为使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以及造成的损失等。原告拒不提供或不积极提供自己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7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