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诉讼权利。”删去第二款。三、将第二十条修改为:“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一)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案件;“(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 六条改为第二百四十五条,修改为:“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由原审人民法院审理的,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如果原来是第一审案件,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933.html -
了解详情
代表)等参与诉讼。因为,减刑、假释程序是在不改变原判认定犯罪事实的前提下,对原判刑罚是否变更的审判,与审判监督程序最为类似,理当由检察机关提起并充当裁决 》第四条作出了规定。 [16]参见于同志、陈伶俐:《论减刑程序的正当化》,《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3期。 [17]参见陈瑞华:《司法权的性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261.html -
了解详情
。 (五)申请再审,不停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法院要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案件当事人为了 的报告人,可视情节不同分别给予罚款、拘留直至追究刑事责任等。 (六)完善协助查询被执行人的制度 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国土资源部、建设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175.html -
了解详情
这份重任应当交给法院,让其作为真正的中立方来监督和控制侦查程序的运行,实现侦查程序法治化。 再者,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如果法院专注于行使审判权而不对侦查 排除规则是指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使用非法行为取得的证据不得在刑事审判中采纳的规则。{8}我国法律中对该规则的适用虽然没有西方国家那么全面,但是也在努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401.html -
了解详情
审查的原则外,主要是我国的刑事诉讼法还有一系列诉讼制度加以保证,即对终审判决实行审判监督程序、死刑案件实行复核程序、检察机关实行法律监督。[9] 3、还有人认为 讼累,在很大程度上还可能增加讼累。如上所述,被告人由于只有一次上诉机会,又不易获得审判监督程序的救济,如果第二审法院仍未作出于其公正的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421.html -
了解详情
为例,一般而言,死刑复核程序是审判监督程序还是审判程序的性质界定会影响程序设计{6}。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02条及高法解释的有关规定,合议庭在复核案件 证人影响。死刑复核必须由审判员三人组成合议庭,高级人民法院复核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合议时如果意见不一致,应当少数服从多数,最后由院长提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195.html -
了解详情
较为突出的包括:1.借鉴对抗制,改革第一审审判程序,刑事审判模式开始发生根本性转化;2.吸收无罪推定原则基本精神,建立了法院统一定罪制度,与之适应废除了免予 实际操作中随意性较大,对公正审判有不利影响。2.审判监督程序可以无限制的发动对被告的不利再审,破坏了裁判的权威以及法秩序的安定性,违背了一事不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909.html -
了解详情
明显的差异。 (一)监督主体的差异 德国刑事诉讼的整个侦查阶段,对侦查权的制约和控制是全面的、系统的。它强调法官对侦查程序的介入,以司法权来监督 的刑讯逼供等违法行为,确保犯罪嫌疑人口供的真实、可靠与合法性,保证刑事审判建立在公正、可靠与合法的基础之上,体现刑事诉讼的文明与司法公正等具有重要意义。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562.html -
了解详情
时间 2010 年 12 月 10 日。)。 3. 公众意见的作用力进入审判场域,成为法官无法摆脱的案外因素。刑事诉讼程序的完结是以案件判决生效并交付执行为标志 司法的威胁,应当由国家新闻总署和最高人民法院共同来判断。这样,既能从总体上保持新闻对司法的监督制约作用,也能保证法官在一个相对宽松不受干扰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105.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侦查权、批准和决定逮捕权、公诉权、刑事立案监督权、刑事侦查监督权、刑事审判监督权、刑罚执行监督权等(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5条)。检察机关 进行修改。其次,立法对法院变更指控罪名没有程序和实体上的限制,实践中超越控诉审判。再者,在上诉审和审判监督程序中,法院可以自行启动,有背离控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7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