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还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三、规章制度 的相关书面证据。从法律规定看,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流程为: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公示告知。为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1825.html -
了解详情
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 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3244.html -
了解详情
,其申请未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的;(二)受伤害职工在退休或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在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三)受伤害职工在 第十六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应当订立而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可以认定双方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0920.html -
了解详情
的管辖。 多个仲裁委员会都有管辖权的,由先受理的仲裁委员会管辖。 第二十条 劳动争议当事人未依法订立或者续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争议由劳动者实际工作场所地或者 、劝退、勒令辞职、责令限期调离、变更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提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034.html -
了解详情
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功合同的。2.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即用人单位依法 补偿。也就是说,不是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就要支付经济补偿。只有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才应向劳动者支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5189.html -
了解详情
甲方因生产经营变化,企业调整而多余的职工; (5) 企业宣告解散或合营期满的。 2.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甲方不得解除本合同,辞退乙方: (1) 乙方因病 人事制度受所在地劳动部门的监督管理,所以生效的合同文本应报当地劳动人事部门或者工会备案。 第三,就某一劳动合同而言,双方当事人在约定期满后还有可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823.html -
了解详情
事项外,用人单位扣除劳动者工资应当符合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本单位规章制度的规定。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按照前款规定 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依法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 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工资支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987.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因用工方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用工方需要支付半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 (试用期不超过6个月的),并提前1个月通知劳动者本人。但考虑到 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6897.html -
了解详情
基金支付生育保险津贴;没有购买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按照女职工本人的产前工资支付。这里,有人提出:生育津贴即女职工产期、产后的工资,这句话不严谨, 产前、产后用人单位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答疑:不能。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4963.html -
了解详情
简单分割模式, 突出表现为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的适用范围和订立及解除条件不尽合理, 未能对职业稳定起到动态保障的作用。这一方面与我国当前 , 劳动者常因一职难求而可能会放弃法律赋予的平等协商权, 不得不接受用工者提出的苛刻条件。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更可能会委曲求全, 对用工者侵犯自身合法权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10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