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一)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立法现状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确有错误的生效判决书、裁定书或调解书,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再次 审判监督改革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02年4月1日施行,法释[2001]33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200.html -
了解详情
自身依诚实信用原则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法律具体规范。 [关键字]诚实信用 民事诉讼 民事证据 信用时代 一、诚实信用原则概述 (一)、诚实信用原则的渊源 诚实信用 和处分权,禁止突袭裁判。②反对秘密心证,要求公开心证,即法官在判决书中应详细说明判决的理由。③禁止滥用自由裁量权,要求法官诚实善良和公正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778.html -
了解详情
现代审级制度的原理、西方国家的经验以及我国的现实国情,可根据以下思路重构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针对不同类型的案件,建构多元化的审级制度;重新界定四级法院的 可以将第三审原则上确定为书面审,对书面审的案件,当事人在上诉状中仅对判决书中的法律适用提出异议和理由,终审法院仅对下级法院适用法律上的适当与否作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25.html -
了解详情
了检察监督的范围,说明立法机关虽然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但在民事诉讼中其监督人民法院的活动并不仅仅局限于人民法院适用法律方面,包括了人民法院对事实 号民事判决书,等等。 [6]良性违法的后果与良性违宪的后果有相同之处,相关的讨论参见童之伟:《良性违宪不宜肯定》,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49.html -
了解详情
(Case management conference)三个具体措施作为实现案件分流的措施。{7}而大陆法系民事诉讼则强调强化审前程序的作用,设置审前准备法官,促使案件审理更 位置,这更易于为立法者及司法者接受。因此,在我国探索以提高诉讼效率为目标的案件管理尤为必要。第一,我国法官规模庞大,在数量上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182.html -
了解详情
余万元的厂房设备予以查封。审理此案仅用30天,便判决被告偿还原告经济损失,判决书达350页10万余字。目前已进入执行程序,执行人员正在对查封物资进行拍卖 版,页52。此后出版的许多论著采纳了这一观点。 [20]柴发邦主编:《民事诉讼法学新编》,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页134。 [21]金俊银等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772.html -
了解详情
[2]。因此,法院的刑事审判庭在审理裁判被告人依法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时,如果违背事实和法律,对附带民事原告人依法提起的财产保全、先予执行的申请,不予裁定 定罪处罚。 1.行为人受贿而枉法裁判的行为。《刑法》第399条第二款民事枉法裁判罪的成立,并不要求必须具备徇私、徇情,只要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出枉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38.html -
了解详情
事不再理原则的制约 [23]。 (2)确定受案范围 在确定将何种案件作为小额诉讼程序的审理对象时,应以费用相当性原理为基准。所谓费用相当性原理 与未来》[M],法律出版社2000版,第35页。 [7]肖建国著:《民事诉讼程序价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8249页。 [8] 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262.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的敬畏之情就大打折扣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民事案件的当事人不惧法律,不惧判决书,不惧再审;相反乐于再审,甚至不打上诉打再审。因为 但提出新的证据,人民法院就得再审,并且由人民法院承担错判责任(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明确规定不属于错误裁判案件,但当事人、社会各界会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550.html -
了解详情
的深入,当事人面临着更多更重要的困难--关键证据的搜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实施,把原来由法官调查取证的职能转给了当事人,使 ,因义务主体确无履行能力,权利人没有最终实现自己的债权,造成了不时有当事人手持判决书到公众场合拍卖的过激行为,法律白条、判决白条的刺耳之音也不时充斥在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88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