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民事案件首先是通过邮寄送达的方式送达,为此,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以法院专递方式邮寄送达民事诉讼文书的若干规定》,对邮寄送达进行了规范,但是 公告的方式,如果当事人经济困难或其他特殊情况下,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公告送达。民事诉讼法只是原则性地规定: 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8894.html -
了解详情
已经过仲裁前置程序,人民法院应予受理。根据劳动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劳动争议案件经过仲裁前置程序”包括两种情形:一是确实经 过仲裁前置程序的情形,即 规范和特征。相反,人民法院在运用民事诉讼程序规范处理劳动争议案件过程中,在某些环节上,应当以劳动争议程序规范在诉讼阶段的特殊规定,来 影响 和改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740.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企业、职工为各自相互独立的权利主体和利益主体;对劳动关系的调节和规范,也由行政管理手段转变为法律手段和市场自行调节。这就使得劳动关系主体间 ,二审法院的判决是劳动争议的最终判决。 1、我国法律法规对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民事诉讼案件的范围作了规定:①人民法院受理的应是经过劳动仲裁程序的劳动争议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844.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企业、职工为各自相互独立的权利主体和利益主体;对劳动关系的调节和规范,也由行政管理手段转变为法律手段和市场自行调节。这就使得劳动关系主体间 ,二审法院的判决是劳动争议的最终判决。 1、我国法律法规对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民事诉讼案件的范围作了规定:①人民法院受理的应是经过劳动仲裁程序的劳动争议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843.html -
了解详情
是其前提,因此,我们可以说,宪法案件是特殊的行政诉讼案件,或者特殊的民事诉讼案件。有一种观点认为,宪法诉讼必须解决宪法争议,[14]也就是说,就宪法 而且,由违宪审查机关作出的决定具有立法的普遍意义,对未来的类似事件具有规范或指导意义。 2违宪审查(宪法解释)请求书的递交 (1)对法律违宪审查请求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458.html -
了解详情
决策过程,攻破我国司法不公开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我国现行民事诉讼体制下,疑难案件的决策权并非由法官专享,疑难复杂案件一般要通过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这一制度的存废 价值判断在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法律秩序中充满了价值判断。任何完整的法律规范都是以实现特定的价值观为目的,并评价特定的法益和行为方式,在规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708.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发起的证据调查程序,这自然有违由当事人主导案件事实与证据认定这一辩论主义的精髓,从而与强调私权自治理念的民事诉讼整体构造相抵牾,因而不能承认其效力 被限制在言词辩论中当事人主张范围内;而辩论原则仅为一种当事人的抽象权利性规范,局限于对当事人辩论权利的认可,当事人之间的辩论仅为法官获取信息的渠道之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083.html -
了解详情
下运转。要达到限制恣意的目的,依靠简单的令行禁止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类行为规范最后还是要通过某些人的作为才能变为现实,而设计精致、考虑周全的程序却具有 ,而不是绝对的事实公正,不能为了实体上的绝对公正而对案件无限制的提起再审;其次,民事诉讼主要是当事人自己的事情,只要不涉及公益,即使判决存在某些瑕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76.html -
了解详情
与强制性的监督,它不仅有宪法作为依据,而且有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为依据。民事诉讼法律规范为检察机关监督民事审判活动规定了具体的途径、方式和操作程序, 实践中,检察机关抗诉的案件绝大部分源自当事人的申诉,这正说明当事人的诉权及处分权的实现是多么需要检察监督权予以帮助和保障。(3)民事诉讼中处分权的行使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58.html -
了解详情
正义的实现,民诉法必须设置完整的程序性法律规范,使程序性权利受到侵害的当事人得到应有的救济。 【关键词】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否定性法律后果;程序性救济 【写作 事由,在上诉审程序所规定的仅有的一条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消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充其量也只能算作概括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7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