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对当事人诉权的相关规定的。众所周知,诉权是公民、法人在诉讼上享有的基本权利①。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保障当事人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诉权是诉讼上的 发展程度相关的问题①。1804年《法国民法典》公布后在实践中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原则以来②,精神损害赔偿获得金钱赔偿的理念,已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接受。198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70.html -
了解详情
,而且在赔偿范围、先予执行、财产保全等方面背离了民事侵权法和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准则。这种模式强行将民事侵权之诉作为刑事公诉的附属品,从根本上否定了民事 的民事诉讼摆脱目前的尴尬和困境,真正按照民事侵权法的基本原则来确立赔偿范围,实现民事侵权之诉的回归。因为只有将民事侵权之诉从刑事公诉程序中独立出来,被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90.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对法院调解制度作出过多次修订,基本完成了现行的调审合一的法院调解制度的架构,其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 1982年制定《民事诉讼法(试行)》时,将调解为主的方针修改为着重调解原则。1991年《民事诉讼法》将着重调解修改为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90年代,我国进行的轰轰烈烈的民事审判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59.html -
了解详情
为标准,本着原告就被告的基本原则,辅与其它解释方式,确定有利于诉讼各方的地域管辖。22一般地域管辖按照我国的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地域管辖是 ,不足以适应网络发展的需要。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法,有利于通过从行政法规提升为基本法律,提高法律的权威性;有利于形成网上公平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人们充分利用互联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440.html -
了解详情
外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08条的规定,经审查异议成立的,由院长批准中止执行。这是对提出执行异议有理由的案外人的最基本的保护方法。但案外人 而对于效率的追求,则是保证公正的前提下的另一目标。 (一)需要确立的基本原则 任何制度的设立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作为法律制度之一的执行救济制度的构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497.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以上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基本法律依据,并已明确损害赔偿的范围仅限于物质损害赔偿。然而, 、刑诉法外,还应当适用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此条实质上确立了附带民事案件审理时刑事法律在实体、程序上的优先原则,完成了刑事法律在实体和程序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16.html -
了解详情
为监督法官依法审判,并将此列为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与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原则一并构成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基础框架。只有从 指导,保证办案质量,提高司法权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正视抗诉问题,坚持再审原则,完善改判标准,大胆改革监督程序,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裁判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073.html -
了解详情
的代表,主动进行监督。 5.不干预人民法院正常民事执行活动原则。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是宪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坚持这一原则,是正确发挥司法机关职能的基本 ,依法当然可依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2.纠正违法通知书。按照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120.html -
了解详情
不可拘泥陈规旧制。 第二,虽然自20世纪以来,由于社会本位主义取代了个人本位主义,民事诉讼中的国家干预普遍增强,但是,这绝不能说明当事人的处分权已经过时, 《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与未来的民事诉讼》,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136页。 [3]克林曼:《苏维埃民事诉讼的民主原则》,载于《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093.html -
了解详情
而审判活动之接受检察监督是一项基本原则,调解活动以及作为调解活动结果的调解书自然属于抗诉监督的范围。其二,《民事诉讼法》第180 条之所以对调解书的 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发生了许多矛盾之处。例如最高人民检察院在《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2001 年9月30 日) 中规定,在某些情况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39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