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16] 环境法作为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手段,是解决生态问题的基本法律路径之一。我国的环境法律法规从1979年《环境保护法》颁布以来,己经 ,山西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环境法 【注释】 [1] 参见曹刚:《法律的道德批判》,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0页。 [2] 参见汪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300.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法基本原则与软法皆应属于法的范畴。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大致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行政法基本原则与法的关系,对此,学术界并无争议,一般认为原则是法 ](P276-285)但却难以在“行政主体主动性”上有所作为,究其原因,在于硬法模式下法律与道德的清晰界分。然而,这一不足在软法机制中却是可以避免的,软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795.html -
了解详情
供统治者使用的上具而已。另外,“泛道德主义”盛行,孔子认为在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方面,法律的功用远远小于道德的作用,伦理道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很大的规范效力 他们对法律有些什么规定,不感兴趣,也不愿站到法官面前去,他们处理与别人的关系以是否合乎情理为准则 。”同时也产生了“惧法”、“无讼”、“厌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778.html -
了解详情
等社会关系领域内搞平衡,在生态文明条件下的立法首先要协调的是人类惯常的开发自然的活动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法律要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要求立法者应当 )》,北京:光明出版社1998年版,第547页。 [24] 曹刚著:《法律的道德批判》,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9页。 [25] 自然法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512.html -
了解详情
一般较无争议的结论,通常是「真相只有上帝知道」。故法律鼓励诚信原则及信息公开,社会伦理道德亦如是;乃因其可以大量减低社会成本甚至司法成本之故。 (三)小结 应如何处理前行为之犯罪所得,方得无违洗钱规范?参照并比较刑法第247条侵害尸体罪与杀人罪的关系,显与同法第9章之湮灭证据罪及其前行为的犯罪之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105.html -
了解详情
当一个道德标准被社会上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时候,这个道德标准就是这个社会的主流道德准则。刑事强制措施之所以被认为是一种恶,一是因为它限制或剥夺了被人们视为 的利益冲突分析,仅仅是完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合理设置权利与权力的关系、实现权利保障的前提和基础,而如何平衡刑事诉讼中的利益冲突,将成为问题解决的关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918.html -
了解详情
的。质疑原因在于乔装侦查手段中对欺骗的依赖,极有可能损害整个社会赖以维系的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关系。人类社会在相互分工与相互合作之中存在得以维系,离开了人 以刑事责任豁免权,但这种法律责任的豁免并不能改变侦查人员确实已经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事实,更回避不了执法犯法、警匪不分的社会舆论与道德的指摘。政府既不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49.html -
了解详情
特征、法律的起源),以及在宏观上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彼此关系的问题(比如法律与政治、法律与道德、法律与文化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一个理论范式的 预设和历史经验感受之一,而在中国语境中没有成为。 ⑥参见美国学者NR汉森:《发现的模式》,邢新力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页22;另见英国学者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695.html -
了解详情
的关系;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犯罪的法律后果,反映了犯罪与刑罚的关系。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决定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而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则反过来 一个方面。 [24]我们认为,尽管社会伦理规范与犯罪有密切的联系,刑罚对犯罪的惩罚一方面可以加强道德的约束力,产生强烈的伦理效果,另一方面也需要以伦理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917.html -
了解详情
政治。 柏拉图是从城邦的正义来论证人性与法的关系的。他认为符合自然就是符合正义,城邦的正义是建立在个人的善良道德基础上的。柏拉图认为每个人都 的丑恶(猜疑、争斗和侵权),更看到了善良人性的恶果(滥用权力)以及丑恶人性的善果(法律与政府是一种必要的恶)。这种客观、全面、冷静的人性观本身也是理性的产物,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1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