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犯罪的法律条文必须清楚明确,准确地确定和表述犯罪行为的内容,防止抽象的法律条文被运用到其应有范围之外。 明确性原则之价值蕴含从两方面得到体现,一方面通过 (J).比较法研究.2003(3). {28}(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297. {29}马克昌.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168.html -
了解详情
意识未必成正比,但是大学生离开法律知识,恐怕很难形成正确的法律指导思想,就很容易为后来的违法乃至犯罪行为的出现埋下了祸根。 实践当中,有为数不少的 (一)依靠学生课后阅读法律书籍并加以学分化 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精神实质的主渠道为课堂法律教育。事实上,仅通过课堂教育来武装大学生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320.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在追究刑事责任时,首先是对犯罪行为的否定性评价,其评价的核心内容是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然后再进入对犯罪人和单位的否定性评价和谴责,其评价的 被告人刘拴霞有期徒刑12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 [15]张志铭:《法律解释操作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16]陈兴良:《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340.html -
了解详情
。另一方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参与刑事诉讼完全是被迫的,贴着被怀疑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处于被追究者的地位。若要肯定其主体地位,必须假定其无罪。你有权保持 生命和价值就在于保障而不再是打击。自证其罪显然有悖于现代法律的精神。文化的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17]如实回答一定要被抛弃,此乃文化迈向自由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718.html -
了解详情
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有违刑法的立法本意。 (三)对民间高利贷行为追究刑事责任与最高人民法院有关民事司法解释的精神相背离 早在1952年11月27日 行为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显然与最高人民法院的以上解释相冲突,不但混淆了民事行为与犯罪行为的界限,而且必然导致如下悖论:根据民事司法解释,高利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094.html -
了解详情
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有违刑法的立法本意。 (三)对民间高利贷行为追究刑事责任与最高人民法院有关民事司法解释的精神相背离 早在1952年11月27日 行为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显然与最高人民法院的以上解释相冲突,不但混淆了民事行为与犯罪行为的界限,而且必然导致如下悖论:根据民事司法解释,高利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082.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其形成机理可以从两个主轴去看待:一是,从国家对内权力的分配及相互关系来分析。刑事立法权统一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司法权在不同层级上进行着分配。这种 而且因各地发展水平不同而不同,而一定的倍数是常量,是确定的,如此可以较好地反映犯罪数额与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的关系。 (二)加强中央审判机关对地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534.html -
了解详情
上是一种严格责任。{3}部分严格责任说把醉酒人犯罪时的精神状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虽然醉酒但尚能辨认和控制自己的行为,第二类是由于酒精的麻醉作用, 的时间和距离可能较长,这时应把它综合起来分析,看成是一个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的整体,把受害对象看成是不特定人的整体,否则就容易认定为数个交通肇事罪。 第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797.html -
了解详情
中掌握的线索;(4)从负有查办犯罪、监管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处获取的线索。 参照上述规定的精神,犯罪分子检举揭发对合犯罪行为的,也不能认定为立功。所谓 特别严重、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等酌定从重情节,在考察犯罪行为和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的基础上,要重点分析各种量刑情节的性质及具体情况,如自首的主动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656.html -
了解详情
99(1987). [10]对此,可以参见德国联邦法院的判决。BGHSt 2, 17 ; BGHSt17 , 333 ; BGHSt 42.241. [11]由于完全昏醉罪具有实现不特定犯罪行为的一般危险性,所以应当像德国刑法典一样将其设置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一章;考虑到我国危害公共安全罪一章内的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46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