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美国人马士,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一书中竟然荒唐地认为,中国法律制度的落后是外国人要求领事裁判权的主要理由,而外国人放弃这种司法特权 的概念术语。其实,前些年间,许多学者就试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中国模式进行总体性的分析。当时有一个流传较广的概念,叫做北京共识(BeijingConsensus)。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658.html -
了解详情
的资产田纳西是形成当代美国经济调控制度的最关键起点。[68]如果这不仅是巧合,转型中国的水治也有可能成为转型中国法律调控制度创新的关键起点。在 将之翻译为积极补偿行动,参见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治大学出版社(北京)2001年版。从affirmative action的语言结构看,本文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642.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已经有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一些人认为没有。 笔者认为中国并没有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因为中国法律中没有明确的排除非法证据的规定,也没有非法证据的 的各种会议,并且在各地司法部门进行过大量调查,根据笔者所了解的情况,近年来中国的立法、司法部门皆把确定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作为司法改革的一个重点问题考虑并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406.html -
了解详情
P?198);石少侠先生认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法制建设的发展与法律体系的完善,我国的经济法理论研究亦日趋深化,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经济法就是调整国家 走自己的路,独立研究,自主创新。 其实,就中国法律来说,最有自主知识产权、最具中国特色的法律学科也许就是经济法原理了。 这是因为,一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120.html -
了解详情
law、 droit、 recht)概念是不同的。有西方人描述说,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法律,譬如律典与其是说法典不如说是皇帝训导各级官吏如何实施刑罚的指示 能实现就是这样,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产了。[45]简言之,最初我们是虔诚地拜欧美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457.html -
了解详情
二十级军功爵制度,也是非常有名的一例。思想上,这一时期乃是中国法律思想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百家争鸣时期,学者称之为哲学突破时期。其中,儒家倡言德主刑 特别是第378391页。)1898年,新一轮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制度变迁迅速突入中国近代历史舞台,这就是著名的戊戌变法运动。这场运动,一方面由于以慈禧太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286.html -
了解详情
主体的中国人自己的经验和理性,有些还停留在极端的历史虚无主义和盲目的拿来主义之中。中国的发展在取得重大进步,前进中的中华民族正在努力追求自己的主体性;同样,我们的法制 所当有事也。[10] 遗憾的是梁先生首开的风气并没有被发扬光大,虽然研究传统中国法律思想的代有其人,杰出者如杨鸿烈、陈顾远、吴经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340.html -
了解详情
汇编;或者说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当下中国大陆最具官方和权威色彩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之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14门 安守廉、欧中坦等美国学者的批评(参见高道蕴等编:《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高鸿钧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还有黄宗智教授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339.html -
了解详情
的统一。正如法理学中有一般法理学,同时亦有欧陆法理学、英美法理学一样。[14] 当代中国法理学在知识体系上源自西方,在学科性质上贯彻了马克思主义原理,惟独传统中国的 另,瞿同祖先生对此有很好的解说和分析,请参见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2―114页妻的地位。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337.html -
了解详情
。德国的哈贝马斯和贡塔托依布纳也分别提出了程序主义法律范式(proceduralist paradigm of law)和反身型法(reflexive law)来应对西方社会 问题。程序技术专家在公民与政府之间架起的一道沟通的桥梁,也许就是中国法律演化众多方向中的一条可能进路。 【作者简介】 王小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29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