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重新起诉的情况并不鲜见。据统计,2003年至2005年北京市检察机关撤回起诉案件共计191件,撤诉后又重新起诉的占21.9%。[12]其中不乏滥用的情形。 不敢予以程序性制裁,比如驳回起诉或者直接作无罪处理,而不得不对有瑕疵的公诉案件自行补充调查或者要求控方补充材料以维持其起诉,控、审之间自然呈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14.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62条、263条规定,职务犯罪侦查部门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发现犯罪嫌疑人没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现犯罪事实并非犯罪嫌疑人所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6条、117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提起的公诉案件,应当在收到起诉书后,由审判员审查以下内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69.html -
了解详情
发现某种不应对被告人起诉的或是有其他情况如遗漏罪行和被告人的,可以将案件撤回再行处理,从诉讼理论上看,在法院第一审判决作出之前撤回起诉尚未 ,载《中国检察官》2006年第7期。 [8]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公诉案件撤回起诉制度研究,载中国法律信息网www.law-star.com。 [9]于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39.html -
了解详情
(二)模式定位 三、我国庭前审查程序的改革路向 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以来,公诉案件的庭前审查程序一直是我国法学界讨论的热点。而在新一轮的刑事 防止法官预断必将收效甚微。[19] 第二,根据我国现行立法,庭前审查根本不具有制约公诉的能力。且不说法律规定的形式性要件的制约力如何,单单就程序设置而言,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83.html -
了解详情
的反思 按照我国1979年的刑诉法,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及自行侦查的案件,凡是符合条件的,都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起诉,但对起诉方式法律 没有明确的规定。根据《规定》第38条的规定:对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无论人民检察院是否派员出庭,都应当向人民法院移送全部案卷和证据材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46.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些优点,增强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防御性权利,但本身赋予国家侦查机关和公诉机关攻击手段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仍然更为有效的。同时,公检法三机关分工合作、 难免偏离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国家利益。[32]因此,刑事被害人以自身诉权在公诉案件中发挥监督性作用是法治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从人本主义精神看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13.html -
了解详情
世界潮流和我国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的。 二、我国当前建立民事公诉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改革开放二十余年, 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法制等各 与一般的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自身利益而提起民事诉讼是明显不同的。因此, 在民事公诉案件中, 将检察机关称为当事人是不妥的。⑵法律监督者是检察机关在宪法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09.html -
了解详情
却以是否判无罪作为公诉权是否滥用的重要标准:一方面将无罪判决作为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公诉案件被做无罪判决被认为是起诉错误。我国2001年颁布的《人民检察院办理起诉案件质量标准(试行) 》第二条规定了,法院作出无罪判决,经审查确认法院判决正确的,属于起诉错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47.html -
了解详情
,同时还可能因各种矛盾冲突使法治化过程耗费过多社会资源。 赋予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诉的职能,使检察权作为一种公权力进一步介入行政诉讼,体现了国家对于行政诉权的 裁定是否合法进行监督。 4.诉后程序。诉后程序主要是指检察机关对行政公诉案件裁判结果的承受问题。如果法院不支持检察机关的诉讼请求,对于一审裁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800.html -
了解详情
的证据需要达到何种程度才可以决定向人民法院起诉。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于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规定的不科学性并缺乏具体操作性,而且学界对于这一问题又缺少 充分。由于其规定十分繁琐,在此就不予赘述。 4、普遍要求对提起公诉案件是否达到法定证据标准进行司法审查。为了防止检察官或起诉律师无根据地决定起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22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