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范愉。多年来,她一直在关注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研究,其《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一书,是这一研究范型的代表之作。在该书中,作者对各种替代 等编:《习惯在民事司法中的运用江苏省姜堰市人民法院的实践》,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版。在山东东营、陕西洋县等地,也形成了参照民间法来处理纠纷的所谓能动司法。虽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909.html -
了解详情
纠纷扩展到公民与法人,甚至法人与法人的纠纷。与此同时,人民调解的受案范围还超出了民事纠纷的范畴,开始向民转刑案件[26]、轻微刑事案件、 司法,2005,(10). [2]范愉.当代中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与发展[J].学海,2003,(1). [3]中国的立法具有工具主义倾向,一定时期内关于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5246.html -
了解详情
发展的关键。因此,全省各级人民法院一定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当前形势下妥善化解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 的试点工作,进一步提升试点工作的成效,为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提供必要的实践素材;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贯彻落实好中央综治办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7665.html -
了解详情
纠纷工作中,就总结创立了以马锡五名字命名的以调解为主解决纠纷的审判模式。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特点是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就地审判、不拘形式,群众参加 纲要》提出,对刑事附带民事审判工作要强化诉讼调解,对健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要扩大调解主体范围、完善调解机制、加强诉前调解与诉讼调解之间的有效衔接。 2009年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077.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还通过法律和行政法规赋予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对行政工作中涉及的民事纠纷进行裁决或调解。据统计,1994年6月底前,我国共有14部法律 法院的案件负担。 [94] 中华劳资关系研究所:《日本劳资争议处理制度之研究》,打印稿,1988年。存北京大学法学院图书馆。 [95] 范愉著:《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923.html -
了解详情
员的培训,通过培训,使人民调解员能够掌握民事纠纷的性质、一定的法律知识和调解艺术,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水平。各级人民法院应当定期邀请人民调解员旁听依法公开 的实质是让人民调解员在法官的监督下进行调解,将人民调解这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与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熔为一炉,二者互为补充。人民调解得以规范化,法院僵硬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617.html -
了解详情
解决途径多元化,是指解决民间纠纷的方式并非只有依法诉讼还应当包括行政裁决、行政调解、民间调解、仲裁等其他非诉讼解决方式和一些私力救济方式。[ix] 就 2002年版,第217-219页。 [20]邵华:《自组织权利救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新视角》,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178页。 [21]公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712.html -
了解详情
活动,与刑事诉讼(自诉案件)、民事诉讼一样,当然可以适用解决纠纷的普遍形式调解。诉讼是处理特定社会纠纷的一种机制,其目的是将争议进行平息 ,也是与国际接轨的大势所趋。环顾当代世界各国,诉讼程序的多元化是共同的特征,绝大多数国家的非诉讼方式(包括ADR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plea-barbaining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963.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和解调解制度和谐社会 诉讼和解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其实质是当事人在诉讼中通过对民事纠纷的解决形成合意,来终结诉讼。它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主体 实现公正和效率。 3、明确诉讼和解的适用范围 (1)诉讼和解适用案件的范围。由于民事诉讼本身是当事人所选择的纠纷解决机制的一种方式,而诉讼和解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558.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效力。坚持公证程序,就能有效地防止民事纠纷的发生,既使出现纠纷,也容易解决。这是因为,经过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事实或有法律意义的文书 。第二、公证是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一部分,是法律体系的基础。公证是预防纠纷、减少诉讼的非诉讼措施,在民商事务中的公信力是至高无上的,是维系民商规范诚实信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2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