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讨,倒是我国台湾地区有学者认为,中国大陆的合同法第229条不仅不区分动产与不动产,而且完全混淆契约效力、履行和移转问题,完全看不出道理何在。[3]这一 在租赁期间由所有人让与等情形;就租赁物所有权变动的原因来讲,有买卖、赠与等基于法律行为产生的变动和强制执行等非基于法律行为产生的变动,因此涉及租赁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732.html -
了解详情
用非常程序。至于委任人事后自愿对受任人酬送物品,则适用赠与的规定。 [29]这说明,无偿契约作为债的关系,也会产生财产性的责任关系;何况谢礼之 。凡符合这个特征的,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就属于故意。因此英国法学界一致认为侵占动产这一故意侵权属于严格责任,而且是非常严格的责任。 [201]英国法上虽然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148.html -
了解详情
被《德国民法典》所接受,但二者均未对物权行为进行概念上的界定,在《德国民法典》的第一草案中使用了物权契约(dinglichervertrag)的概念,但因被认为不够准确而受到批评,后来以“dinglicherEinigung”(物权合意)代替,并表示dinglicherEinigung是否为物权契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965.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债权消灭的,质权也消灭”。第88条对留置权也有类似规定。 ②存在于买卖、赠与、互易这些交易关系中的物权行为。这些交易关系一般都包括两个阶段,首先是 直接地完成物权变动——创设、变更、移转、消灭。并且,此物权契约以公示为要件,即不动产物权变动登记,动产物权变动须移转占有(交付)。 萨维尼的物权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884.html -
了解详情
的事实的履行行为,而是一个特别的以所有权转移为目的的“物权契约”。其后,在1840年出版的巨著《现代罗马法体系》一书中,萨维尼进一步阐述了物权契约概念。 在德国民法,当事人就物权变动达成的合意以及动产交付或不动产登记,是独立于引起交易的买卖、赠与等债权行为的。买卖、赠与等债权行为仅能产生债的效力,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12.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主义也被称为意思主义。《法国民法典》第711条规定:“财产所有权,因继承、生前赠与、遗赠以及债权的效果而取得或移转。”第938条规定:“经正式承诺的赠与依 ”中抽象出物权行为的,并将动产物权变动厘定为物权合意与交付之结合。他在《当代罗马法体系》(第3卷)第140节“契约”中写道:“交付是一项真正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879.html -
了解详情
都以契约或准契约关系为对象,以下的诚信诉讼则涉及物权关系。 1.妻财之诉从共和末期起,妻子结婚带来的嫁资不再是她对丈夫的赠与,丈夫只获得 的地方应统统以“诚信”取代之。如“善意占有人”应以“诚信占有人”取代:“动产善意取得”应以“动产诚信取得”取代。这样,统一的诚信原则将规制过去被分别称为“诚信”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8.html -
了解详情
登记即物权登记是房屋所有权转移的生效要件。 因赠与和其他方式转移房屋所有权的亦同样适用这一规定。 b、部分动产的所有权转移也有存在特殊情况的。如我国《 的规定可以说明。 3、《合同法》第133条中“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体现了契约自由原则,即买卖合同当事人可自行特别约定标的物所有权自合同成立时转移,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6529.html -
了解详情
登记即物权登记是房屋所有权转移的生效要件。 因赠与和其他方式转移房屋所有权的亦同样适用这一规定。 b、部分动产的所有权转移也有存在特殊情况的。如我国《 的规定可以说明。 3、《合同法》第133条中“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体现了契约自由原则,即买卖合同当事人可自行特别约定标的物所有权自合同成立时转移,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6527.html -
了解详情
之间的权义平衡。故此,在合同信托的情况,宜采我国传统的财产所有权转移模式,动产性权益以交付为权利的表征,不动产则课以变更登记的要求。这也是信托在英美 人间设立信托的契约,以当事人之间存在意思的合意为已足,至于要物生效或是诺成生效,完全取决于委托人作成的对受益人的意思表示,若他拟对受益人为赠与,由于信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2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