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鲜活的、可履行的法律关系。 其次,劳动合同证明了劳动关系的具体内容。《劳动合同法》确定了劳动合同的书面形式。书面形式可以准确地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就应当向劳动者支付报酬,无论劳动合同是否有效(第二十八条第一款);其二,因为劳动合同无效,所以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劳动报酬的数额就不再具有效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022.html -
了解详情
文字形式表达和记载当事人经过协商而达成一致的协议。用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严肃慎重、准确可靠、有据可查,一旦发生争议时,便于查清事实,分清是非,也有利于主管部门和 人员的应聘可能会有相应的支出,如差旅费、住宿费等,凡是应约定而往,不论是否最终能够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均应负担上述费用。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197.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合同。《劳动法》第26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情形,但是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即非过失性辞退情况):(一)劳动者患病或者 补偿金也有例外。 上述的各种情况都是存在劳动合同的合法劳动关系解除情形,那么事实劳动关系终止时,用人单位是否支付经济补偿金?对此,法律没有规定,笔者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69.html -
了解详情
操作困难。《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只要履行了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手续,即可单方解除合同,它不以得到用单位的同意为条件和前提,这就是 秘密或竞业禁止的条款,用人单位不支付相应的代价时,原合同约定的保密条款是否还有效?如何确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后劳动者遵守保密义务的代价?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38.html -
了解详情
产生误解或者明知故犯,采取口头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内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等试用期期满后再决定是否书面订立劳动合同。当前,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劳动者的权利很容易被用人 关系性质不清,在实践中易引起纠纷,而一旦进行诉讼,因为没有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存在,给司法机关和仲裁机关审理案件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一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968.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般也不是即时清结的,所以应该尽量采用书面形式。 二、审查合同订立程序是否合法 审查合同订立程序是否合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审查 合同约定使用租赁标的、擅自转租、擅自改善租赁标的等方面的违约责任。 5.3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大都是按照劳动法规定的条款,相当部分的条款都可以在劳动法原文中找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702.html -
了解详情
文字形式表达和记载当事人经过协商而达成一致的协议。用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严肃慎重、准确可靠、有据可查,一旦发生争议时,便于查清事实,分清是非,也有利于主管部门和 人员的应聘可能会有相应的支出,如差旅费、住宿费等,凡是应约定而往,不论是否最终能够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均应负担上述费用。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538.html -
了解详情
、新问题,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应对这种局面,以书面形式固化劳动权利义务的劳动合同的功能受到重视并因此通过立法促进其广泛推行。梅因曾经指出, 对《解释(二)》第16条的规定,也可以得出应根据是否对劳动者有利,决定劳动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的效力关系的结论。该条规定,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117.html -
了解详情
,来确定和规范其权利义务,或者说,个别劳动法律关系形成的法律形式是劳动合同。{5} 劳动关系的形成,不论是书面或口头,明示或是默示,其基本的 自由处置自己的劳动力的独立的自由人,即劳动者可以自行决定是否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一旦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劳动关系成立,所谓财产关系在实际中便不复存在。 个别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771.html -
了解详情
与劳动者以相关文字记载或实际履行行为达成变更合意后,劳动者又以用人单位变更劳动合同未采用书面形式为由请求确认劳动合同变更无效的,不予支持。 三、 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 第二十条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的用人单位需额外支付劳动者的“一个月工资”,应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02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