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用工制度改革以及受金融危机影响所引发的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纠纷、内部退养纠纷。一方面这类案件所涉问题在同一用人单位内部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劳动纠纷的途径有多种,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自行协商、工会协调和行政调解、劳动仲裁、诉讼等等。就建立工会组织而言,国企与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相比已先行一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677.html -
了解详情
纠纷仲裁、工业产品质量纠纷仲裁、新闻纠纷仲裁、土地权属争议仲裁、农业承包合同纠纷仲裁、国际经济贸易仲裁、海事仲裁等。 仲裁法生效后,除劳动仲裁一枝独秀外,其它行政 纠纷案件处理的原则是: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是民事诉讼的前置程序,未经交管部门调解的,法院不受理;其次,在交通事故处理中,最终裁判权由法院掌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923.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合同法》中的相关责任条款。[1]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全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理劳动合同纠纷案件的数量在短期内大幅膨胀。据统计,2008年,全国各级劳动 纠纷案件,也很难在审限内审结这些案件,进而使得仲裁前置程序在很大程度上被虚置。而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3条的规定,当事人以仲裁委员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655.html -
了解详情
私法规范目的实现上的差异性,以致形成私际纠纷与公力干预之混乱态势,造成劳动者寻求劳动监察保护其劳动合同纠纷、寻求劳动争议仲裁救济其侵权之申诉的尴尬现象,也 与劳动诉讼的受案范围基本一致,而且,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实行劳动仲裁前置程序,不经仲裁,当事人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故本文在很多情况下,仅以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709.html -
了解详情
2009年为52件,成逐年上升趋势。以上135起案件,包括劳动合同纠纷、工伤保险纠纷、工资福利纠纷等,其中判决116件,调解1件,撤诉15件,驳回 。 笔者同意第一种意见,理由是:按现行法律规定,劳动争议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336.html -
了解详情
每个步骤都要经过,我国法律法规只规定了提起劳动仲裁是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前置条件,其他步骤可选择适用。二、解决劳动合同纠纷应当注意的问题(一)注意 当事人主张权利;(2)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3)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申请仲裁期间中断的,从对方当事人明确拒绝履行义务,或者有关部门作出处理决定或明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3019.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自愿选择,不是诉讼的必经程序。仲裁和诉讼是以公权力解决争议的二种方式,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 二、我国劳动争议解决程序上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劳动 公民老年保障以及继续支付报酬发生的争议纠纷划为公法性质的纠纷,国家专门设立社会法院,颁布了《社会法院法》;把劳动争议如劳动合同的解除、开除、除名、辞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848.html -
了解详情
原告诉称2002年11月被告广州办事处将其聘用,尽管原告多次要求与被告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被告始终推脱,后无故停发其工资。原告认为其作为被告的员工为该报在 日。很多劳动者不了解此规定,往往在采取其他方法解决纠纷的过程中或等待观望中耽误了时间,到最后去申请仲裁或起诉时已过法定受理时限,以致败诉。 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15.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关系,原告对被告不负有劳动法上之规定义务.某区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原被告之间存在劳动合同关系,并作出如下判决驳回原告某实业公司要求确认依法原告与被告间不存在 双方当事人不服的,会不会出现本文案例中的情形?上述法律规定能否解决劳动争议纠纷仲裁或审理过程中出现的众多难题还有待于实践的验证。笔者认为,鉴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396.html -
了解详情
平等,相互独立,不具有身份上的隶属性和依附性。 二、国家干预的力度不同。 劳动合同的建立虽然也体现了当事人的合意性,但它更强调国家意志的主体地位。为了 通则》进行调整,发生纠纷后当事人可直接诉诸于法院,而勿需受仲裁前置之限。 四、合同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同。 在劳动合同中,劳动法律关系的存在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81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