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身体健康是指按照1987年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六条所称的二级医疗事故和三级医疗事故。二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就诊人严重残疾或者严重功能 ,国家卫生行政管理机关向来十分重视对行医者任职资格的考核,事实上只有具备一定医疗知识和技能,才能避免行医的特殊危险性,从而达到救死扶伤的目的。目前社会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3857.html -
了解详情
摘要:针对教育部发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从制定该《办法》的法律依据,内容的合法性,是否具有实际操作性,以及对法院判决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等方面 规定,被授权机关不得将该项权力转授给其他机关。事实上,我国处理事故的如“医疗事故”和“道路交通事故”的条例,现在都是由国务院而不是卫生部、交通部制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86.html -
了解详情
重要意义在于可为医学技术鉴定和司法裁决提供直接的证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十条规定,凡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临床诊断不能明确死亡原因的,在有条件的 便是收集了解事实真相者的证言,即证人证言。因此,当病人和家属怀疑治疗问题且医疗单位有可能予以否认时,则应注意记录当时在场者或了解情况者(如同病房的病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4289.html -
了解详情
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医疗护理规范、常规,因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该法律界定较原《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界定,最大的区别有三: 是将医疗过失行为与损害后果有直接因果关系中的“直接”去掉,扩大医疗事故的范围;三是将损害后果程度降低,从原须达到“功能障碍”转变为有明显人身损害,基本涵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104.html -
了解详情
阶段是行政法规主导阶段:(从1987年《民法通则》、《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颁布和实施至2002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 证据为诉讼服务的作用,为案件审理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供帮助。由于这种医疗损害责任鉴定制度实行鉴定专家个人负责制,鉴定专家在必要时需要出庭接受当事人和法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363.html -
了解详情
是行政法规主导阶段:(从1987年《民法通则》、《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颁布和实施至2002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 法律适用问题答记者问[N].人民法院报,2004-04-10. {14}姜军松.关于医疗纠纷案件审理中法律适用的几个问题[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307.html -
了解详情
并非始于条例,而是发端于条例的前身《医疗事故处理办法》(1987.6.29实施,以下简称办法)。也许是因为办法所规定的一次性经济补偿[14]以及地方政府制定 解释论回避二者之间的冲突,要求地方法院依据在事实上违反民法通则基本原则的办法和实施细则,防止地方法院以二者存在冲突和法律的效力高于法规、规章为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99.html -
了解详情
细则)相比,不仅增设了赔偿项目而且提高了赔偿标准。见《卫生部就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修订向全国人大教科文委员会所作的汇报》(以下简称卫生部汇报。该 改革与发展的决定》(1997.1.15)。[52]国务院体改办等部门《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2000.2.21)。[53]药品管理法第第55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98.html -
了解详情
》(以下简称《条例》)以取代1987年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作为处理医疗事故的法律依据。《条例》颁布以前,我国学者一般 行政复议或诉讼,另一方当事人便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通过行政裁决的途径解决医疗纠纷具有明显的优点:其一快速便捷。作为行业主管机关,卫生行政部门所具有的专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0170.html -
了解详情
负责任是因为“保护失当”,应只负“保护失当所致损害”的责任。因而现行《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区别于一般民法意义上赔偿责任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是合 》中规定的侵害他人身体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法院审理医疗损害赔偿案件应适用二者的规定。解释文件将二者并列,并非必须“同时适用”二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013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