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犯罪既遂与否仍然在于法益侵害结果是否发生,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行为的存在能够说明的。[27]犯罪既遂这种对行为犯法益侵害结果的要求,便是既遂形态 在对贩卖毒品罪犯罪形态的认定上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 就贩卖毒品行为而言,毒品是否已经实际交付,对于贩卖毒品行为法益侵害性即贩卖毒品行为质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56.html -
了解详情
警察:你知道倒卖淫秽光盘是犯罪吗? 妇女: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倒卖毛片犯法,抓住要罚款。 在以上对话中,妇女虽然不知道什么是淫秽光盘,但知道什么 可能知道。例如2001年6月1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构成嫖宿幼女罪主观上是否需要具备明知要件的解释》规定:行为人知道被害人是或者可能是不满14周岁幼女而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66.html -
了解详情
P.186)。 如果说被害人的仇恨心理不应该加重对犯罪人的处刑,那么,被害人的事后谅解是否应当成为对犯罪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考虑因素呢?从法的统一性与刑法适用平等的 说或许有必要做出新的解释。犯罪当然侵犯了法益,但民事侵权行为甚至某些合法行为又何尝没有侵犯法益?因而,确切地说,犯罪的本质不是侵犯法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983.html -
了解详情
的问题是,在他人实施一般犯罪或基本犯罪的过程中,行为人唆使他人实施加重犯罪的,是否成立教唆犯?对此,德国刑法理论上存在四种学说:[16](1)拆解分析说主张, 在此意义上说,只要是侵犯了法益的行为,就具备了犯罪的本质{10}(P.82)。而行为是否侵犯法益,只需要进行客观的判断。换言之,行为是否侵犯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61.html -
了解详情
态度从而予以非难,要以行为人对犯罪事实的表象、容认为基础,进而查明行为人行为时是否意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5]作为与违法性认识不要说直接针锋相对的学说,必要说得到 不高、接受教育不多,但作为具有基本是非观念和一般社会常识的成年人,偷东西犯法的观念是完全具有的(至于偷吃,仅是实施盗窃行为后对被盗物品的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045.html -
了解详情
其他诈骗罪的法定最高刑是无期徒刑。我们且不说单纯侵财性或同时具有危害经济运行秩序的犯罪是否可以规定死刑 ,单从法定刑平衡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规定也是值得研究的。诚然, 刑与实害犯却是相同或相似的。例如:最严重的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实害犯法定最高刑为死刑,如放火、决水、爆炸、投毒、破坏交通工具、设备等犯罪就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848.html -
了解详情
Committees in major U.K. Listed Companies,' 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sh 23(91A),PP421-430.,委员会对外来董事的依重是否言过其实? 委员会对每家上市公司需聘用最少三名外来董事的要求亦惹来争议。英国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980.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规定不断受到权威法学家的批评。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社团不可能犯法”格言的含义、适宜性以及正当性就已经受到质疑。尤其被强调的是,最严重 他/她要向初步侦查的法官提出请求。初步侦查的法官在办公室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后决定是否接受请求。在此需要指出的是,近来有关“独任法官”的改革,通过统一裁判官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40.html -
了解详情
可能存在冲突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目前给出的基本含义一般为:认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什么样的犯罪,以及应承担什么样的刑事责任并给予什么样的刑罚处罚, 轻重。[21]1793年法国宪法所附的《人权宣言》第15条规定:刑罚应与犯法行为相适应,并应有益于社会。该法典关于罪刑均衡原则的规定后来为许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018.html -
了解详情
方法的能力。[4]不过,资源能否用来达到个人的权力目的,却要依赖于个人是否能从他人那里获得必要的遵从。遵从并不完全取决于权力的直接作用。 在吉登 ;但个别别有用心的坏分子却会寻找机会制造混乱,他们不顾公共利益、蛮不讲理、行凶犯法,会歪曲政策来煽动群众,或者故意造谣生事,破坏社会的正常秩序。少数群众素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33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