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考量,民事诉讼中撤诉率和调解率相当高,民事撤诉和调解危害公共利益的也不是没有,但并没有出现对撤诉审查的广泛忧虑。相形之下,对行政诉讼撤诉问题 但这个案子影响大,肯定协调处理。”法院动员原告撤诉,不管是因为“顶不住压力”,还是为了“搞好与行政机关的关系”,抑或“怕社会影响不好”,都可以看作身处夹缝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94.html -
了解详情
将在后面讨论第三人的权利义务时进行探讨。 (三)参加诉讼的时间是在一审判决作出前还是在终审判决作出之前? 在民事诉讼中,如果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或需要承担实体 “可以适用调解”,因而,可比照民事诉讼的办法加以解决。 通过以上讨论,我认为,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基本特征有四个:第一,第三人是与本诉所争议的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025.html -
了解详情
上都保持着相当程度的一直性和连贯性,甚至是完全一致的。[15]同时,行政诉讼中原告和裁判者并不像民事诉讼那样,不是原告与裁判者之间毫不相干,裁判者完全处于中立 页。该案中法院在以程序违法为由撤销登记行为的同时,专门在判决理由中注明:本案仅审查被诉登记行为的合法性,裁判结果并不及于张志与郑参茂关于诉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645.html -
了解详情
基本上沿袭了德国法的规定,但又有所不同,在对先决问题的处理上,依是行政先决问题还是民事先决问题,而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77条的 用民事诉讼之例。在我国,之所以将因行政裁决所引起的争议视为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根本原因是法院缺乏应有的司法变更权。如果赋予司法机关对行政裁决以完全的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55.html -
了解详情
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这个不会动的不动产突然发生了变动,我们应当先提起行政诉讼还是民事诉讼?笔者认为,应当从解决根本矛盾、节约司法资源、促进社会和谐的角度,建立 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诉讼法和本解释外,可以参照民事诉讼的有关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五)项规定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620.html -
了解详情
不是一目了然的无关,被告就必须举证为何原告的举证与本案无关而和另案有关的证据,才能否定原告举证的关联性。既然针对原告方的举证存在被告方举证反驳和不举证 行政行为。被告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与否,还是要根据其是否举证了相关证据来判断。行政诉讼的上述举证规则与民事诉讼的举证规则在法理上是完全相同的,只不过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172.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判断。行政行为公定力理论不应成为民事诉讼中对行政登记证书及所涉民事权利效力认定的障碍。两被告关于本案应通过行政诉讼程序解决的抗辩理由均不成立,不予采纳 被告之间的抵押行为,还是必须先对登记部门提起行政诉讼,否定登记效力后再主张撤销权。该争议凸现的是一直困扰民事审判的一大难题,即民事诉讼中如何对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078.html -
了解详情
不是一目了然的无关,被告就必须举证为何原告的举证与本案无关而和另案有关的证据,才能否定原告举证的关联性。 既然针对原告方的举证存在被告方举证反驳和不举证 行政行为。被告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与否,还是要根据其是否举证了相关证据来判断。行政诉讼的上述举证规则与民事诉讼的举证规则在法理上是完全相同的,只不过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637.html -
了解详情
的倾向性。那么村委会和村民之间则形成了一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无论是对公权还是私权均会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法律关系,村委会在某种行政资源的优势下必然相对 在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中的原、被告具有相对于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中原、被告的特定性。行政诉讼中的原告是指,基于自身合法权益遭受具体行政行为的侵犯,经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5.html -
了解详情
实践,其是一种有限的调解,即应受到某些要件约束的调解。首先,本案中,胡某与县土地管理局达成合意,在其申请撤诉时,法官要审查其调解内容是否损害了 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与理念,最近几年来,中国的司法改革特别是民事诉讼制度改革凸显了这一重要的理念,行政诉讼制度则因为与整个国家的宪政体制、自由民主的构建进程密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7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