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将精神损害赔偿排除在损害赔偿之外,因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为了遵循合法的原则,只注重被害人物质损失的赔偿,而对精神损害赔偿一般置之不理,再加上在 的补偿金制度。这样被害人在调解时才能真实自愿处分自己的权力,避免出现表面化、被迫的接受。对于被告人可通过适当程序申报、审批,以给被告人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483.html -
了解详情
中,有相当一部分案件在诉前或庭审前就得到了解决。[3] 美国1938年的《联邦民事诉讼程序规则》制定了证据调查(也有译为证据发现)程序。1993年美国 的,有的法官还强迫或诱使当事人将和解协议转化为法院调解书的内容,违背了自愿的原则。 3、对和解协议的效力规定不合理。我国民诉法规定了调解笔录和调解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94.html -
了解详情
支持,但如何规范、完善它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一、现行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缺陷1?违背当事人地位平等原则,破坏原、被告攻防平衡局面。普通程序的设计 。在诉讼法上体现意思自治有助于维护私法秩序,使民法上的私权自治得到最终的贯彻和落实”,[3]“民事诉讼法的选择主义与处分主义就是私法自治在公法领域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42.html -
了解详情
如当事人不主动申诉,检察院不得自行开启监督程序。民事诉讼处分原则是私法自治的体现,检察院提出检察建议是代表公权力对纠纷的干预,依法谦抑是私权自治和国家干预 启动,避免以监督之名行干预之实,从而促进检察监督权、审判权和诉权三者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同时,我们应当看到,检察制度具有先天不足性,它缺少与审判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2131.html -
了解详情
。”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潘剑锋说,“并且,该规定将案外人的这些救济途径限定在‘执行过程中’。而实践中一些当事人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与案外人合谋 需要注意的是,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审理范围应当仅限于第三人请求撤销的部分,理由是基于民事诉讼处分原则的要求。” 张卫平特别指出。另一个问题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3804.html -
了解详情
实体权利的抗辩,需由当事人主张,而是否主张属于自由处分的范畴,司法不应过多干涉,这也是民事诉讼处分原则的应有之意。然而,在我国司法实务界曾存在 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此司法解释还规定: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除非利人明确表示放弃剩余债权,权利人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0265.html -
了解详情
的司法理念逐步得到推行深化,法院或法官以反向平衡当事人诉讼能力的适度司法干预,弥补私权自治原则下的当事人处分主义和辩论主义之不足;通过采用职权进行主义的 的危险性在于,法院基于同情心提供的补贴有可能最终会破坏当事人诉讼地位的平等性,其直接结果是民事诉讼平等原则的被否定。但笔者认为,平等并不否定基于合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933.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和诉讼权利的处分得到完整和充分的体现。三能够真正使法院置于中立的第三者立场,从而保证其公正地裁判民事案件。[10] 五、我国民事诉讼辩论原则与刑法 认为应采用循序渐进道路,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得不偿失。 参考文献:1潘剑锋《民事诉讼法》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第31页。 2 参见王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3025.html -
了解详情
判断的也归为此类则不能被认同,因为从民事诉讼处分原则的角度考虑,法院遗漏诉讼请求进行裁判的,乃是对当事人处分权的侵犯,属于侵犯当事人程序权利的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2]谢怀栻译:《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37138页。 [3][德]罗森贝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041.html -
了解详情
自己也会收集并向法院提供此证据。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法院收集证据的行为违反了当事人处分原则,当事人没有提出某一证据应视为当事人在行使对证据的 投入的司法资源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显然也不利于诉讼效率的提高。笔者认为,在民事诉讼中对待非法取得的证据应当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明确界定应当排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33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