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司法解释或者又会引起问题的思考,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208条只规定:“对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裁定, 管辖权的错误不能作为再审的理由。三、管辖权异议的裁定与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裁定的区别民事裁定用于处理诉讼中各程序性事项,在程序事项确定后,一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57.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的重构、协议管辖制度的扩充、管辖权异议制度的完善等问题上,基本上未涉及专属管辖制度。其实专属管辖制度作为民事诉讼管辖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有 于是撤销了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针对第三人的判决。[32] 2007年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已经把违反法律规定,管辖错误的作为当事人申请再审和检察机关提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272.html -
了解详情
。一项合理的或者正义的管辖制度应满足于以下价值追求:其一,民事诉讼管辖权确定必须方便当事人诉讼,这是当事人评价管辖制度正义与否的最直接、最感性的体验 档案,对于当事人滥用权利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恶意欺骗法院规避管辖和无正当理由故意提出管辖权异议的作出记录并随卷保留,这项制度可于训诫措施结合起来适用。从而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409.html -
了解详情
过程中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显示出了审判本位的价值偏颇性。这在实践中导致了管辖权转移制度的无序化滥用,以致于此前的级别管辖确定标准制度以及负载当事人诉权的管辖权 版。 [2]李浩:《论级别管辖权异议制度的完善》,《法学评论》2009年第3期,第9091页。 [3]肖建国:《民事诉讼级别管辖制度的重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642.html -
了解详情
编著的《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称,本条规定主要还是倡导性条款,因为除了上文所述在答辩期间届满前不提交答辩状将丧失提出管辖权异议的 。最高法院之所以明确规定举证期限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是为了尊重当事人之间的诉讼契约。而且,如果当事人能够通过协商解决举证期限,可以减少由于法院指定举证期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67.html -
了解详情
要件,包括德国法院裁判权、民事诉讼途径的管辖权、国际管辖权、地域管辖权、事务管辖权和职能管辖权;(3)涉及诉讼标的的诉讼要件,包括被主张的权利具有可 阶段而将起诉状副本和应诉通知书送达被告之后、并且通常是根据被告的答辩或管辖权异议作出的。相比基于司法权事由作出的108条裁定而言,因当事人主体瑕疵作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677.html -
了解详情
上述期间内补行诉讼行为,也不得援引诚实信用原则为据,而试图延长上述期间。 (2)《民事诉讼法》关于管辖权异议的规定 管辖权异议,是指法院 互为对立,纷争至今。形式真实说认为,在辩论主义(Verhandlungsmaxime)基础上,诉讼资料的范围及证明的必要性,均受制于当事人的行为,实体真实的发现仅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69.html -
了解详情
随着人们法律知识的增长和律师对诉讼参与率的提高,民事诉讼案件中,当事人对于管辖异议权的运用日渐增多。2006年,我院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案件14件,其中移送5 尺度不统一,同样官司不同判决,产生不利于自己的后果;有的当事人是企图争得管辖权,将案件移送本地法院审理,便于沟通,即使判决不利也可在执行上做文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841.html -
了解详情
应作出相应的裁定,从而会发生关于案件管辖的双重裁定问题,继而发生了违背《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对同一程序性问题只能作出一个生效裁定的原则问题,必须引起注意。 办理周期,从而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有关民事管辖权异议的诉讼制度在立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从维护程序公正,保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738.html -
了解详情
而且对该裁定不服的,当事人尚可进而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由此获得了对级别管辖异议的请求裁判权和上诉权。这样一来,对于级别管辖的确定,当事人便享有了从异议 5版。 [2]李浩:《论级别管辖权异议制度的完善》,《法学评论》2009年第3期,第9091页。 [3]肖建国:《民事诉讼级别管辖制度的重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8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