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与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通过的《电子商务示范法》中有关电子数据的书面直接证据效力的规定显然不符。例如:电子提单是在各国的EDI系统中被广泛应用的 是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表现,更不能成为充足的理由之一。 至于该如何正确对待电子证据的证明力,笔者认为: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420.html -
了解详情
商务案件中,双方当事人通过电子邮件方式签订的商业合同则可能是直接证据。无论如何,电子证据的直接性或间接性是自然的属性,不以法律规定等外在制度为 研究 [D].广州:暨南大学,2007.32. [14]白雪梅,孙占利.电子证据中的法律问题 [J].计算机世界,1998,(34). [15] 李建明.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924.html -
了解详情
》第69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视听资料,应当辨别真伪,并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17] 《刑事诉讼法》第43条的规定 这样的情况下,经过严格审查、辨别真伪后,应认定该手机短信证据是直接证据。 [22]何家弘. 电子证据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58-15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683.html -
了解详情
中的司法认识活动而言,这种正确性都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程度。司法人员在把握采信证据的真实性和充分性标准的时候,正确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相对可知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的直接性;第二是证明的单独性;第三是证据形式多属于言词。由于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和明显的,因此审查认定的要点是其真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85.html -
了解详情
其适用范围现已主要局限于书证领域,即有关文书的内容或其存在直接证据的情形时,应当排除环境证据的提出。但是,英美法近年来的审判实践在认定书证证据力上 生著:《刑事证据法》,台湾三民书局有限公司,1979年版。 [12]《美国加州证据法典》、《澳大利亚联邦证据法》。 [13] [日]松冈义正著,张知本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662.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的证明力的认定应当遵循以下规则:(1)原始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传来证据;直接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间接证据。(2)只有本人陈述而无相关证据 的效力往往会导致裁判不公的问题。人民法院的司法实践,必将推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证据立法的议事日程。相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出台一部内容涵盖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282.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人陈述制度的完善 周厚先 [摘要]:被害人陈述是一种直接证据,由于这种证据有利于侦查部门及时破案,能直接指控犯罪;本文首先从什么是被害人,特征,被害人 权利要求被害人出庭接受质证,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因为被害人是否出庭有时会直接影响对事实的认定。同时如果被告人、辩护人不能要求被害人出庭进行质证也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19.html -
了解详情
则可部分提供利用。”[⑤]在立法实践中,加拿大《统一电子证据法》的规定使通过电子证据的证明方法不仅包括证明电子记录的真实性,还包括证明产生电子记录的计算机系统的 原件上的更改很容易被察觉。但是,提供能够被接受的个别记录的真实性的直接证据常常是不可能的。不过,系统的真实性可以替代记录的真实性。因此提供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03.html -
了解详情
。另外还有一种学理上的分类,将证据分为:本证与反证,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无论是法定的证据分类、还是学理上的分类,其着眼点 。在实务中,由于存在简单机械的理解法条,或者审查是否符合起诉条件,将审查起诉证据局限于是否符合起诉条件,造成审查宽严失当。因而,有人提出,以“立案登记制”取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00.html -
了解详情
的属性有哪些及如何表达等问题,也有不尽一致的观点,但一般认为证据必须具有可采性(admissibilityofevidence)〔2〕(P.16、P.21、P.88、 没有发生争议,法官仍应依职权调查排除它的适用性。这一点,同证据的合法性一样。证据的相关性在直接证据中具有直观性、因果性、折射性的特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7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