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关键的在于考察谁是共同犯罪的核心角色。(28)如果投保人是共同犯罪中的核心角色,则可以认定共同犯罪的性质为保险诈骗罪;如果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为核心角色,则可以认定共同犯罪的性质为职务侵占罪或者贪污罪。当然,至于核心角色的确定,则必须结合主体身份、主观内容、客观行为以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238.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虽说刑法和相关立法司法解释对该罪名作了明确的界定和解释,但是对贪污罪的认定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下面结合学过的知识与平时积累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刑法第287条规定,利用计算机实施贪污犯罪的,依照刑法第382条、383条贪污罪定罪处罚。②收受礼物。刑法第39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者对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469.html -
了解详情
实施以后,判断挪用公款是否转化为贪污,应当按照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具体判断和认定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公款的目的。 苗: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 没有非法占有挪用的公款的故意和目的,故不能机械地按照司法解释的规定认定贪污罪。还有一种情形值得注意:行为人携带挪用的公款后潜逃,后又投案自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704.html -
了解详情
。其中被公司其他成员非法占有的数额,可以作为量刑情节考虑。另一种意见也赞同认定贪污罪,但主张应按吴某在私营公司中所占的股份比例确定贪污数额,即其 某个人对400余万元的总额负责尚缺少实体上的法律依据。上述第二种意见看到了贪污罪中非法占有主体的个体性特征,提出吴某只应对200余万元承担贪污的罪责。但这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323.html -
了解详情
上述国有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便利让亲友实施一定的经营行为赚取非法利润为特点;相对而言,贪污罪则以国有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直接让亲友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为特征。与此相应, ,其行为的主客观事实特征足以表明主要侵害了公共财物的所有权之时,才能依法认定贪污罪。葛某行为的实际情况就是如此。倘若无视这种罪质上的转化,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319.html -
了解详情
使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得以实现而言,非国家工作人员的行为具有帮助贪污的性质,是贪污罪的帮助犯。但由于非国家工作人员的盗窃行为本身构成盗窃罪,属于盗窃罪的实行犯 单位对资金的财产所有权,更主要的是侵犯了公职人员的职务廉洁性,应当以贪污罪认定犯罪性质。再如无身份者与国家公职人员内外勾结,共同实施金融诈骗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16.html -
了解详情
。1952年的《惩治贪污条例》以及我国刑法草案第22稿、第33稿关于贪污罪的规定里,都包括有监守自盗的罪状,1979年刑法虽然删去“偷窃、侵占、诈骗 。如关于主体问题,不仅仅涉及监守自盗性质的贪污主体的认定问题,也涉及到一般贪污主体的认定及范围问题,如果一般贪污罪的主体明确了,监守自盗性质的贪污主体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18.html -
了解详情
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所涉及的公共财物,才能认定为贪污罪。自主管理村集体事务是农村基层组织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进行自我管理、 论处,可以给予批评教育或党纪、行政处分。 ( 二) 农村干部贪污犯罪的司法认定路径 1. 对于农村干部是否构成贪污犯罪应当从行为主体属性、行为对象性质等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1972.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4、关于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公款的目的:挪用公款是否转化为贪污 中因为证据的原因还经常容易发生混淆,特殊情况下挪用公款罪还能转化为贪污罪。具体认定时应当注意二者的如下区别:(1)犯罪目的不同,这是区分二者的关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7639.html -
了解详情
就是专指上述特定公用款物之中的公物。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中规定了五种特定公用款物,即 客观上不能退还,如查明行为人挪用公款时,就有不想退还打算的,也应以贪污罪认定。 其二,犯罪目的虽然存在于行为人的主观意识之中,是看不见、摸不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21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