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过多采用滞后立法模式,过分强调对经验的总结,而忽略了法律的理性表达,这显然与全球化变革时代的要求不相协调。全球化变革时期法律发展的鲜明特征应当 管理干部学院研究员。 【注释】 [1]任先行、周林彬:《比较商法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481页。 [2]谢怀轼:《大陆法国家民法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27.html -
了解详情
中,而且通过他们的裁决,依凭他们对正义的向往,不断焕发其主观能动性对法律发展作出贡献。在这种新的方法论,民法典相对于法官,已不再是被信奉的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25 〔15〕黄风。罗马法教科书译后记。[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570 〔16〕宪法是民法的依据,但并非当然依据,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755.html -
了解详情
3)有限理性、有限意志、有限自利是否冲击期望效用理论的适用性。主流法律经济学继承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论点:基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四大基本假设,行为人在 经济学界从现实法律行为模式等社会学、心理学与法经济学、经济学的冲突点着手,进行原有理论修正或创新的理论变革。这样,不但促进了中国法律经济学的发展,而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709.html -
了解详情
西方先进法律,进行法典化运动为基本特点,其结果是制定了大批新式法典,对中国法律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大清民律草案》, 所指出的:商法应编纂为单独法典的思想,无疑已经过时。8当然,采取民商合一模式,并不意味着将纷繁的民商关系都包容在一部民法典之中,也不意味着实质商法的消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554.html -
了解详情
也只能采取合理的方式解决纠纷。[17] 2.美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发展 美国南北战争后,各种工业部门的涌现以及大量企业作为法律实体的产生,推动了经济的迅速 大学学报》,2001(2)。 [15]金泽良雄:《经济法概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P33。 [16]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852.html -
了解详情
改革的实质是重新配置公权力和私权利资源,是一种制度的重新安排。当前,中国法律存在着的不均衡状态直接影响法治进程。 具体到我国公司法学的研究,有人尖锐地 现行法的结构的情况下,就公司法既有缺陷和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之处,对公司法条款作较大修改。这种模式的典型,是专利法的修改。所谓小规模公司法的修改,指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08.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模体系,而且奠定了相应的法制秩序的社会化基础。这是两岸亲属法文化在长期发展中实践性、时代性和创建性的物质成果和表现。对此,我们仅就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 的近现代亲属法,三是所谓形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社会主义亲属法。中国海峡两岸亲属法虽从封建社会的诸法合体的同一历史模式中走出,但在立法体例上作出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411.html -
了解详情
孙志刚事件不仅终结了一项剥夺自由和歧视农民的恶法,而且触发了一系列对中国法律制度产生重要影响的公民维权事件,包括仍在持续的城乡户籍[21]、劳动教养、 公民参与的成功事例也在很大程度上分享孙志刚模式的内在局限。事实上,厦门事件本身经历了十分曲折的发展过程;[45]事后看来,它的成功带有侥幸成分。更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373.html -
了解详情
还是法律制度,都尚未健全和成熟。以高压态势,动用所有力量来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和其他暴力犯罪,仍然是一种正当的选择。 (二)周期化模式的 公安部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座谈会纪要》。 [4]何秉松:中国大陆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演变过程、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载《政法论坛》2001年第1期。 [5]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697.html -
了解详情
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日益显现出其确定性内涵。在此过程中,民行检察监督制度出现了监督范围扩张化、监督关系和谐化、监督模式内在化、 。自2001年7月以来迄今,全国已有16个省级人大出台了加强诉讼监督或法律监督的决议[4]。至于省级以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所通过的类似决议,则为数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