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第三人可以提起上诉,[23]要求撤销原判发回重审或要求改判,也能实现权利救济。但当判决已经生效时,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才可以通过第三人撤销之诉 影响该判决的攻击和防御方法。在日本人事诉讼法中也有类似的规定,即受判决效力扩张的第三人可以以违反民法相关规定为由要求撤销婚姻有效无效、离婚等确定判决。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330.html -
了解详情
量刑建议权。法律监督权包括对公安机关侦查活动、立案行为是否合法的监督权,认为人民法院审判违反法定诉讼程序提出纠正意见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权;刑罚执行监督权 各界高度关注和激烈批评之后,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以事实不清由将案件发回重审,广州中院在对案件事实没有作出任何改变的情况下,维持了对被告人盗窃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052.html -
了解详情
第2款、《检察院指导意见》第18条规定,对于检察机关不派员出席法庭的简易程序的案件,量刑建议书应当与起诉书一并移送人民法院。在对辖区走访调查时发现,部分案件 罪名4.6万余件案件,95%左右采用了量刑建议,上诉率、抗诉率以及二审改判、发回重审率普遍下降。 [7]如J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周某故意伤害案,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187.html -
了解详情
的微观公共权力合理、合法运行。 【关 键 词】知识产权/微观公共权力/法律规制/正当程序 【正 文】 一、从两件学位案谈起 1996年1月24日,北大学位 自己的裁判,就意味着法院以权威的行 为承认了案件并不存在诉讼时效的问题。法院受理了,然后经过一方当事人上诉,上一级法 院 又发回重审,下一级法院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491.html -
了解详情
于抽象规范的个案规则。这一个案规则是将抽象干瘪的法律规条与生动具体的案件事实相互调适、往返顾盼过程的深入展现,是法院及其法官对诉辩两造攻防主张和理由 当事人参照案例主张,属于妨碍当事人行使辩论权,侵害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因程序严重违法而应当予以发回重审;属于本院再审的,应当自行改判。这是《规定》第7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947.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立法与实践,具有程序制裁性质的规定有一些,例如上诉审法院针对一审法院违反法定程序行为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的做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 当事人尽快摆脱讼累,减轻负担;对重罪案件尤其是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的处理则应该严格程序,以充分发挥缜密的程序所具有的查明事实与保障权利机能,确保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405.html -
了解详情
尚有不同意见时,方可再审抗议,故未经两审或只经一审的案件,便没有再审的可能。其三,再审以一次为限。该《司法程序》有关再行审判一次的规定, 次再审的现象时有发生。最高法院2002年7月31日发布了《关于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发回重审和指令再审有关问题的规定》的司法解释,其中规定:同一人民法院就同一案件凭职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51.html -
了解详情
,不应严格地按照其字面意思进行(客观)解释,进而判决发回重审。法院强调,即使对于纯属于组织性规则的章程条款,解释时也常要参酌发起人最初的意思, 的效力,因此判令出让人与公司限期办理股权转让变更登记事宜。 为什么事实基本相同的案件会有完全不同的判决结果?根源在于对股权转让协议与公司组织规则之间关系的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411.html -
了解详情
于抽象规范的个案规则。这一个案规则是将抽象干瘪的法律规条与生动具体的案件事实相互调适、往返顾盼过程的深入展现,是法院及其法官对诉辩两造攻防主张和理由 当事人参照案例主张,属于妨碍当事人行使辩论权,侵害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因程序严重违法而应当予以发回重审;属于本院再审的,应当自行改判。这是《规定》第7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922.html -
了解详情
废的取舍应持以理性;二是限制死刑适用的几个途径;三是死刑复核程序的完善。 关键词: 死刑存废限制复核程序 死刑,作为治乱世之重典,曾 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第二审人民法院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 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第二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原审人民法院对于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6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