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 2、胁从犯和从犯。我国刑法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对于共同犯罪中的从犯,胁从犯应当比照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九又规定:对 情节较轻,对他们适用缓刑可以起到教育主犯、首犯的重要积极作用。 3、过失犯、中止犯、初犯和偶犯。对这些犯罪分子,适当多判一些缓刑,以使他们改过自新。 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40.html -
了解详情
的;(4)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的;(5)预备犯罪的;(6)中止犯罪的;(7)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或辅助作用的从犯;(8)被诱骗 但正确的不起诉并不损害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因为被害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是以追究名副其实的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为前提,与此同时对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如果作出了不起诉决定,法律允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68.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的实施方式(作为与不作为、单独犯罪与共同犯罪、连续犯和持续犯)与表现形态(犯罪预备、未遂、中止)等方面,然后根据情况具体决定。 根据 被害人往第三国而途径我国),也应根据属地原则适用我国刑法。 所谓的过境犯罪(reato di transito)(如从俄罗斯邮寄爆炸物或毒品经我国到越南),在部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22.html -
了解详情
与刑法内在的、既定的评价相一致。就定罪而言,这包括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是否共同犯罪、是何种犯罪形态以及构成几个罪等内容。 二、平等公正的定罪原则 平等公正和 按一罪认定;(4)主犯与从犯存疑时,按从犯认定;(5)未遂与中止存疑时,按中止认定。总之,事实不清时,不清的部分不能作为定罪的依据,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104.html -
了解详情
2款);犯罪预备(第22条第2款);犯罪中止(第24条第2款);共同犯罪从犯(第27条第2款);胁从犯(第28条);自首(第67条 执掌社会相当性标准,决定定罪与否。一旦证明有罪,案件进入量刑阶段。法官遵照量刑指南根据犯罪基本事实和行为人的基本情况,决定刑罚的轻重。量刑是法官的专务,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85.html -
了解详情
某种犯罪是既遂还是预备、未遂、中止起到决定作用。因为所谓犯罪构成客观要件,是指犯罪成立在犯罪客观方面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所谓必须具备的条件,当然是指 只是作为其他客观事实的存在形式或者必然派生物而存在,那么该类客观事实仍然只是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而不是共同要件。比如,犯罪时间和地点存在于一切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86.html -
了解详情
此时虽然审判人员与刑罚执行机关工作人员或其他司法工作人员之间无犯意联络,他们仍然构成共同犯罪。因为在组织者的组织下,帮助者与实行者之间不必有意思联络。或者数个实 构成犯罪预备;其四,被教唆人在着手实行犯罪后犯罪未遂或自动中止犯罪。换言之,教唆犯的既遂是以实行犯的既遂为前提的。所以只要受教唆的刑罚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332.html -
了解详情
查明的,应当推定其没有达到相应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证据足以证明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经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但是无法准确查明被告人具体出生日期的,应当认定其达到相应 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二)防卫过当或者避险过当;(三)犯罪预备、中止或者未遂;(四)共同犯罪中从犯、胁从犯;(五)犯罪后自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188.html -
了解详情
较轻,悔罪表现好,属于预备犯、中止犯、防卫过当、避险过当,共同犯罪中的从犯、胁从犯,以及犯罪后自首或有立功表现的,一般应 的定罪与量刑[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 [9]赵秉志,当代刑法理论探索(卷二):犯罪总论问题探索[M].法律出版社。 [10]【日】野村稔,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341.html -
了解详情
较轻,悔罪表现好,属于预备犯、中止犯、防卫过当、避险过当,共同犯罪中的从犯、胁从犯,以及犯罪后自首或有立功表现的,一般应 的定罪与量刑[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 [9]赵秉志,当代刑法理论探索(卷二):犯罪总论问题探索[M].法律出版社。 [10]【日】野村稔,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47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