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这是毫无法律根据的,我国刑法从来没有将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分为事前和事后两种,更没有规定事后受贿、事前受贿可以不 不正当利益是行贿罪的特定目的这是毫无疑问的。而对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认定,关键在于如何界定不正当利益。 对不正当利益的范围的界定,我国刑法学界也存在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521.html -
了解详情
以公款为个人从银行、信用社等贷款或进行其他需要担保的债务提供担保,对这种行为是否属于挪用公款行为,如何认定?笔者认为,对擅自以公款为个人提供担保行为, ,其行为的实施必然对国家、集体的公共财产占有权、使用权以及国家公职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构成侵犯,至于,其动机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如:帮朋友、为本单位增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90.html -
了解详情
由于法律的拟制,具有特定法律身份的人享有特殊的权利和承担特殊的义务,他们某些职务行为构罪的范畴与性质都受到刑法的明文规制。在共同犯罪中,法律身份对 及至实践上的混乱与矛盾,2000年6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15号)对此条作了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96.html -
了解详情
的从犯,但是非国家工作人员是否能够同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实施窃取、侵占公共财物的行为,从而作为实行犯而一起构成贪污罪呢?刑法理论界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 年6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20次会议通过《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该解释第一条规定:行为人系非国家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32.html -
了解详情
了任命文件就是从事公务呢?这些都使受贿罪主体在实践中的界定造成困难。那此如何认定这些问题呢?笔者对此款的理解如下: 1、是否从事公务是界定是否构成受贿主体 ,不兑现约定等情况,对这两种情况,有人认为,这种利益的实现在将来的职务行为能否真正实现我们可以在所不问,均不影响此罪的成立[16].也就是不还愿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892.html -
了解详情
》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的规定,笔者认为,对于骗逃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行为的共同犯罪可按以下不同 使用伪造、变造、盗窃的武装部队车辆号牌来骗逃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对此种行为,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生产买卖武装部队车辆号牌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36.html -
了解详情
》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的规定,笔者认为,对于骗逃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行为的共同犯罪可按以下不同 使用伪造、变造、盗窃的武装部队车辆号牌来骗逃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对此种行为,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生产买卖武装部队车辆号牌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33.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6月30日《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 是正犯;就贪污罪而言,国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是正犯。另一方面,由于非实行行为也具有相对性,就贪污罪而言,被保险人是教唆犯或帮助犯;就保险诈骗罪而言,国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85.html -
了解详情
很多相对人因有求于公职人员的职务行为而不得不作出违心的许诺,而实际上根本就不打算违法给付,因此行为人根本不可能取得。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认定受贿的成立。认为相对人 。当然,有时需要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的因素予以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认定。 三、受而不收如何处理 受而不收,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同意接受相对人的财物,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50.html -
了解详情
最后一种正当防卫称为执法防卫(公防卫) 。但是,这种执法防卫并非等同于警察制止犯罪的职务行为。英国《1967 年刑法法案》第3 条规定:(1)个人可以在防止犯罪或者 正当防卫过当时,则由防卫人个人承担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将警察执行职务过当的行为认定为一般的防卫过当,同时又由政府来承担赔偿责任,这显然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