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作如下结论:在定罪方面,杀人的方法本身属于抢劫的手段之一,并未超出抢劫罪行为方式的上限,即便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亦包括其中;在量刑方面,杀人劫 故意杀人罪,且附加了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因此,倘若杀人劫财的行为可以由抢劫罪予以全部评价,完全不必另成立故意杀人罪,此举纯属画蛇添足。反之,如果论者认为杀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9385.html -
了解详情
罪的基本行为方式。但是,其威胁的特定内涵不同:(1)从威胁的方式看,抢劫罪的威胁,是当着被害人的面直接发出的;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可以当面发出,也可以 包括对人身的加害行为或者毁坏财物、名誉等。(4)从非法取得财物的时间看,抢劫罪是实施威胁当场取得财物;而敲诈勒索则可以在当场,也可以在事后取得。可见,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9003.html -
了解详情
当面发出,也可以通过书信、电话或第三者转达。(2)从实现威胁的时间看,抢劫罪的威胁表现为扬言如不交出财物,就要当场实现所威胁的内容;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 对人身的加害行为或者毁坏财物、名誉等。(4)从非法取得财物的时间看,抢劫罪是实施威胁当场取得财物;而敲诈勒索则可以在当场,也可以在事后取得。可见,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6746.html -
了解详情
,已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为既遂,尚未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是未遂。(2)认为抢劫罪是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为特征的侵犯财产权利,同时也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因此 的犯罪构成要件是否具备,即法定的犯罪结果是否已经造成为标准。依照本条的规定,抢劫罪的犯罪构成有基本的和加重的两种形态。因而,其既遂未遂标准应分别考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0432.html -
了解详情
经验的总结归纳,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适用。但是,这一标准未能从法理上把握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本质特征,因此它只能解决一些常见的案件而不能解决一些特殊的 批判[J].中外法学,2014,(1):103127. [33]陈兴良.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之界分兼对两个当场观点的质疑[J].法学,2011,(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9108.html -
了解详情
当面发出,也可以通过书信、电话或第三者转达。(2)从实现威胁的时间看,抢劫罪的威胁表现为扬言如不交出财物,就要当场实现所威胁的内容;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 对人身的加害行为或者毁坏财物、名誉等。(4)从非法取得财物的时间看,抢劫罪是实施威胁当场取得财物;而敲诈勒索则可以在当场,也可以在事后取得。可见,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3763.html -
了解详情
罪的基本行为方式。但是,其威胁的特定内涵不同:(1)从威胁的方式看,抢劫罪的威胁,是当着被害人的面直接发出的;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可以当面发出,也可以 包括对人身的加害行为或者毁坏财物、名誉等。(4)从非法取得财物的时间看,抢劫罪是实施威胁当场取得财物;而敲诈勒索则可以在当场,也可以在事后取得。可见,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1430.html -
了解详情
答案应该是否定的。虽然甲表示我们走吧而意味着其不愿意要被害人的钱,不想实施抢劫罪了,其在主观上表达了脱离的意思,而且乙也对此完全了解认可。但是,其一, 。因此,从规范评价角度对赵宜认定为共犯脱离,而不能责令其与薛一起承担抢劫罪既遂的责任。考虑到赵参与了指认被害人告知薛被害人的出行规律等犯罪预备行为,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3907.html -
了解详情
当面发出,也可以通过书信、电话或第三者转达。(2)从实现威胁的时间看,抢劫罪的威胁表现为扬言如不交出财物,就要当场实现所威胁的内容;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 对人身的加害行为或者毁坏财物、名誉等。(4)从非法取得财物的时间看,抢劫罪是实施威胁当场取得财物;而敲诈勒索则可以在当场,也可以在事后取得。可见,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876.html -
了解详情
答案应该是否定的。虽然甲表示我们走吧而意味着其不愿意要被害人的钱,不想实施抢劫罪了,其在主观上表达了脱离的意思,而且乙也对此完全了解认可。但是,其一, 。因此,从规范评价角度对赵宜认定为共犯脱离,而不能责令其与薛一起承担抢劫罪既遂的责任。考虑到赵参与了指认被害人告知薛被害人的出行规律等犯罪预备行为,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3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