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或代理,为一方授权他方以委托人名义为受托人处理事物的行为。”(注:参见马育民译:《法国民法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商务印书馆出版李浩培等 下的委任,则可能仅指具有一定身份或组织关系的人之间明确特定义务人权力的手段。我们现在尚缺乏诸多民法典制定的背景材料,无法直接证实这一观点。但不管怎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02.html -
了解详情
客体,无论是物质还是权利都要能作为所有权的对象为主体所有。毕竟,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第一代民法的制定反映的是农业社会交易形态,定分且争、 ”相适应,所有权并不优于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他物权,换言之,应在打破所有权的财产法中心论后,进一步打破其物权法中心论,使所有权与他物权以至合同债权、知识产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91.html -
了解详情
之间具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这个具有相当的精神感召力的原则。 依据法国民法典立法者的观点,既然缔约对于第三人相当于自己给自己制定法律,那么契约本身 显然,如果认为农业信托公司公司取得所有权,那么这部分房产就不再纳入房地产开发商的资产清算范围之中。如果这部分房产所有权仍归属房地产商的话,那么就要作为破产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94.html -
了解详情
,就无所谓法律责任。将责任认定为债务人以其一般财产,为其总债务的担保,能够说明债务人应以其全部财产承担无限责任,但不能说明当事人所 诉讼”, “法国民法典通过对侵权行为条文的灵活适用,加以保护”。[57]“长期以来,法国判例对于近邻妨害责任,系专门作为侵权行为责任加以构成和处理。”[58]现在我国制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88.html -
了解详情
的基本核心。中国当前正在进行民法典的编纂,需要了解与法典有关的一切理论和学说。法典理论是大陆法系的私法学说的中枢神经,自法国民法典产生之后,整个大陆法 系的 民的编纂之中。 前文已述,真正地涉及到关于在德国是否应该制定一部统一 的民法典的学术辩论,开始于瑞赫贝格。他在1814年撰写了 《拿破仑法典及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94.html -
了解详情
一个现象:自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帝编纂民法大全始,直到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瑞士民法典和本世纪各国的民事立法,均是以法典作为载体。即使我们不将此作为 法律制度。而这种“法律制度”,必然是民法制度;所制定的法典也必然是民法典,因为只有它才首先确认了所谓人的“自然”权利。所以,民法文化以法典化为其形式理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410.html -
了解详情
基础,德国法便具有了逻辑严谨、概念精确和规定细密的优点,民法典就是如此。“德国民法典比法国民法典更为发展,它有德国的古典哲学为基础,能准确地表达法条的含义 一些欧洲大陆国家所援用,并成功地制定了自己的法律,形成了自己的法制。其中,袭用德国民法典的情况十分普通。“德国民法典被中欧一些国家所接受,因为它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14.html -
了解详情
. [6]雷兴虎,薛波.《民法总则》包容商事关系模式研究[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7,(1):57. [7]王利明.民商合一体例下我国民法典总则的制定[J].法商研究,2015,(4):6. [8] 王利明.民商合一体例下我国民法典总则的制定[J].法商研究2015,(4):7. [9]李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2353.html -
了解详情
学说分野开始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随着《物权法》立法进程的推进,学说交锋更为激烈,《物权法》制定实施后,争论仍未平息;主流观点仍不认可物权行为 由法庭庭长以紧急审理程序作出裁定指定鉴定人确定在公司内的权益的价值。对此裁定不得提出不服申请。 [37]《法国民法典》第1690条:受让人,仅依其向(转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2342.html -
了解详情
方式来实现民事立法的体系化。当然,在制定民法典时,也要关注“去法典化”的现象。我认为我国未来的民法典应当是一部开放性的民法典。拿破仑曾意图使法国民法典成为一部包含所有 月版,第15-17页。[2] 王利明:“论法典中心主义与我国民事立法的体系化”,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9年3月第22卷第2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12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