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的特殊性。 《物权法》第31条规定,依照法院生效法律文书享有不动产物权的,处分该物权时,依照法律规定需要办理登记的,未经登记,不发生物权效力。该 ,载《人民司法》2007年第4期。 [11]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第31条第1款。 [12]丘金峰:《房地产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466.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但也有学者认为《物权法》第14条规定(即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可 轻微的错误或非欺诈行为也不宜轻易更改,以维护登记的严肃性。[16] (四)关于不动产登记请求权的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于一定期间内不行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025.html -
了解详情
让与担保这种非典型担保方式与传统物权法之担保体系存在某种异质性是肯定的。 (二)让与担保与公示公信原则 自近代民法法典化运动以来,不动产与动产相区分的理念逐渐 让与担保的标的物。在前两个问题上,让与担保与动产抵押这两种制度的规定几乎完全相同,都以当事人订立书面合同为必要,合同当事方都是债权人、债务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240.html -
了解详情
制定过程中有废除担保法、废除物权法中有关担保物权的部分、担保法及物权法均作规定三种意见。[28] 大陆物权法的制定虽与现行担保法的规定重复,但是担保法中除了抵押权、 为物权变动之登记者,其变动之效力,不因原登记物权之不实而受影响。第一项的规定意旨为: 不动产登记权利人推定其有此权利,但利害关系人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191.html -
了解详情
主要是对不动产制度的规定,不动产制度在法律规范的数量上占据绝对的多数地位(第1章“占有”也包括不动产占有的规范)。而且在《德国民法典》实施后,物权法的发展 登记法,人们尚不能知道依据什么法律来设立、变更、移转和废止一项不动产物权。在有关部门制定的不动产登记的操作方法中,还有许多不合法理和国际常规的作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84.html -
了解详情
公示、公开的,也不构成登记。第三,登记的范围仅限于不动产。不动产登记制度是物权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在不同的法律规定中也不完全一样。古代社会主要是采用 相信此种物权并没有产生。例如,甲在向乙购买房屋时,查阅登记簿发现登记的内容中该项产权并没有设置抵押,则甲便可以放心大胆地与乙从事交易,并有理由相信其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02.html -
了解详情
,登记的法律依据也不同,从而造成登记的效力不一。如我国担保法第42条规定的不动产登记部门就有四个,即土地管理部门,房地产管理部门、森林管理部门以及车辆登记部门 页以下。[52]王利明教授主持的“中国物权法建议稿”第2条规定,“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无体物准用本法关于物权的规定。”[53]马俊驹、梅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94.html -
了解详情
的学者认为,我国《担保法》规定的抵押是一种约定抵押权,并无法定抵押权的有关或类似规定;不动产抵押以登记为生效要件,如果针对建筑工程设立法定抵押权, 。但是具体到法定抵押权制度而言,瑞士民法虽沿袭了德国民法关于法定抵押权的规定,同时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于民法典物权编第836条—840条将法定抵押权区分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04.html -
了解详情
,国有或集体所有的林地、草原、荒地、滩涂不得设置抵押的规定,均因《宪法修正案》关于准许土地使用权等有偿转让的规定而失去其效力,依此,对土地及土地使用权设典当无问题。 动产设质者,应将其物交质权人占有;以不动产设质者,应将其物及产权证明书等一并交付质权人,并经物权登记;以权利设质,则应区分情况,交付债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60.html -
了解详情
约定的除外”;《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35条规定:房地产转让、抵押,当事人应当办理权属登记。 公示决定力固然能保障交易安全,但相应地也提高了交易费用, 实体权利,从而导致登记不具有公信力。故而,要想实现登记的公信力,仅仅有物权法的认可还是不够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认真对待不动产登记程序”。 五、结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98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