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高,因此成本得以压缩,而和解效率也比较明显。同时,由于轻微刑事案件的大量存在,刑事和解所节省的司法资源是相当可观的,如果再投入到对重大复杂案件的处理 向加害人进行要挟,利用加害人急于摆脱危险境地的心理,提出无理的赔偿要求。而加害人可能迫于形势会暂予接受,虽然问题表面上得到了掩盖。但其抵触和愤恨心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599.html -
了解详情
从犯罪人处获得赔偿或者不能从犯罪人处获得全额的赔偿,生活上存在困难,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之时,国家才给予其一定的经济补偿即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 较最为合理。一方面,人民法院了解包括被告人基本情况、被害人基本情况、案件基本事实等在内的刑事案件的整个过程。另一方面,法院工作人员具有专业知识,熟悉国家相关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592.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高度只有量刑适当,才能真正体现刑法适用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事案件的处理才有可能让被告人及其亲友、被害人和公众服判,实现刑罚制度与犯罪态势 给予刑事处分,并应根据情况判决赔偿经济损失、第37条规定了非刑罚处罚方法的赔偿损失等内容,但是对被告人赔偿被害人如何在量刑中体现,法律并没有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935.html -
了解详情
罪刑法定、罪刑均衡等都是普适性的真理,那么刑事和解便不具有正当性。因为在没有正式判决之前便开始就被告人的赔偿进行讨价还价,这意味着已经进行了有罪推 正义理论的思考从来没有中断,最近,我想研究一个命题:就案件的解决来说,程序正义对胜诉方和败诉方的影响是否相同?胜诉方需要程序正义吗?败诉方需要程序正义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313.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的执行程序。长期以来,我国在实践中,对刑事案件的判决和裁定中关于财产部分的执行,适用民事案件的执行程序。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07条规定:发生 的,不执行罚金等财产刑,并不代表不对犯罪分子的违法所得进行处理。实际上,我国刑法规定的赔偿经济损失、赔偿损失、没收违法所得、没收犯罪工具、没收违禁品等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32.html -
了解详情
,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是生命健康方面还是财产安全方面,只要被害人未能从加害人处获得足额的赔偿,均可请求补偿【6】。 笔者认为,如果从建立刑事被害人 有限的财力,对刑事被害人的补偿只能限定在维持其基本生活的程度。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各个地区经济收入差异很大,而且每个具体案件的情况不同,因此我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207.html -
了解详情
甚明确,能否理解为仅限于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刑法第36条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 人也可能成为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四是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赔偿原则与单纯的民事案件赔偿原则不同。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赔偿应当考虑被告人的赔偿能力,并应对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42.html -
了解详情
的权利。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的精神损害赔偿案件的范围直接冲突,人为地制造了刑事、民事的立法割据,违反法律的统一性 此类案件时,不是依据原告的诉讼请求,而是考虑被告人的经济状况,于是就出现了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万元等内容的奇怪的估堆判决。 4、有违级别管辖、地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10.html -
了解详情
方面没有问题了,民事方面则能调解则调解,不能调解则或以被告人的赔偿能力为依据,或以案件具体情况为由,人为地扩张了裁量权,不注重当事人民事权利的保护, 民事审判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审判人员要克服以刑抵赔的审判观念,以切实维护当事人的民事权利为己任。大多数刑事案件的发生,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05.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执行的难度尤为明显。这类案件,大多涉及赔偿问题,比如在伤害案件中,被害人除要求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还要求被告人赔偿医疗费、误工费、陪护费等。由于刑民 民事的被执行人往往文化程度不高,素质较低,家庭经济状况往往不佳。在刑事案件判决前,被执行人及家属为了创造刑事从轻,往往托熟人,走门子,花了不少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0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