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并可支付赔偿金:(1)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 申请仲裁或起诉要求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加付赔偿金,应当通过行政救济途径主张该权利。 「操作指引」实践中应当区分行政程序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856.html -
了解详情
基数,办理社会保险的项目,具体内容是: 每月初1-10日,由用人单位支付当月社会保险所需费用; 劳务派遣机构为劳务人员代交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根据劳务人员 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人财两空风险: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处理依据问题的复函》规定,用人单位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460.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时,会就劳动合同的解除或终止事宜达成协议,包括相关手续的办理、工资报酬的支付以及加班费、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等。但是,在用人单位依照该 》第48条规定向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依据《调解仲裁法》第49条规定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中级人民法院应不予受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684.html -
了解详情
三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2、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照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注意: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用人单位或工会组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386.html -
了解详情
约定有效。免除或者减少赔偿金的约定,也应当认定有效。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的权利义务的协议中,关于支付工资报酬、加班费的 《解释》第21条和《民事诉讼法》第213条的规定,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调解书,被申请人申请不予执行的,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0794.html -
了解详情
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 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4)加重企业其他违法成本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若逾期不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的,责令企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5009.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竞业限制型经济补偿金: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同时,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3631.html -
了解详情
约定有效。免除或者减少赔偿金的约定,也应当认定有效。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的权利义务的协议中,关于支付工资报酬、加班费的 《解释》第21条和《民事诉讼法》第213条的规定,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调解书,被申请人申请不予执行的,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5299.html -
了解详情
避免支付经济补偿,就不会随意解除劳动合同,从而达到稳定劳动关系的目的。[50]特别是在固定期限合同中,由于终止也必须支付经济补偿,有利于鼓励企业签订长期合同, ,第2 (2)、(3)条。 [37]林嘉、杨飞:《劳动合同解除中的经济补偿金、违约金和赔偿金问题研究》,载林嘉主编《劳动法评论》,中国人民大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024.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有如下情形,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解除劳动合同: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 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即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34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