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观点,主要理由是:国会禁止规避技术措施是为了解决对电影、音乐和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作品的盗版问题,原告利用技术措施垄断市场显然是违背立法原意的 自王迁《滥用技术措施的法律对策评美国Skylink 及Static 案,载于《电子知识产权报》2005.1.42~45》。 [19] 《高科技遭遇零科技》,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083.html -
了解详情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 (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三)未经 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4]19号,以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322.html -
了解详情
产权的行为。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著作权和商标权三类。而最常见的是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主要是那些未经授权发布他人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行为;其次是侵犯商标 。当然,我们还是认为,所谓投保对象所在地,应当是指投保和确认时投保人所用计算机系统所在地为宜。另外,为了便于对损失进行估量,也可以确定标的所在地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440.html -
了解详情
份繁琐冗长、充满法律术语的合同;他们经常是在发生争议时才发现在伴随软件的文件中还有一些限制其权利的“异常条款”(surprisingterms)。这种局面是传统合同法 》时对这个问题也有考虑。《合同法》第137条规定:“出卖具有知识产权的计算机软件等标的物的,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71.html -
了解详情
一个与翻译有关的分歧。有学者将“idea”译为“创意”。(参见寿步:《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25-29页。)译者认为 法紧密联系,如何认识作品中的“表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注:我国知识产权学界对“作品”与“表达”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例如,有学者认为,“表达”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81.html -
了解详情
它是计算机数字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产物,是正在到来的信息社会的基础。参见王德全:《Internet与电子商务的有关法律问题》,载《知识产权文 管理机构注册自己的域名,取得一定的“域”的管理权,并利用自己的Internet服务器软件,通过与大通讯公司的合作,向其用户提供Internet的连接服务。有些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37.html -
了解详情
的观点,主要理由是:国会禁止规避“技术措施”是为了解决对电影、音乐和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作品的盗版问题,原告利用“技术措施”垄断市场显然是违背立法原意的 《版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270页。 [⑧]吴汉东:《知识产权基本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 [⑨]钟瑞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59.html -
了解详情
奇克.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M].姚大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14] [美]苏姗?K?塞尔.私权,公法———知识产权的全球化[M].董刚,周超译.王传丽审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15] Carlos M Correa. Intellectual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3613.html -
了解详情
作品的发行。复制权起初主要调整传统图书市场,后来逐渐扩展于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复制件和录音录像制品乃至计算机软件的发行。由于作品使用方式的变化,对于电影作品和 三项权利组成,即作者权、传播者权和使用者权。[16]《美国宪法》出于促进知识传播的需要授予作者出版作品的专有权,这一规定为社会公众预设了使用作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4041.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见解的问题在于:概念是对生活千姿百态的一般抽象,无论是绘画、电影还是计算机软件,在著作权法上都是作品,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在现实层面上的差异 》1991年第6期;寿步:《论idea/expression dichotomy》,载《电子知识产权》2008年第2期。 [45]学者韦之的观点,参见吴汉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953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