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等单位维修的,应在《住宅质量保证书》中明示所委托的单位。因不可抗力或者使用不当造成的损坏,房地产开发企业不承担责任。 2-9-5 商品房质量与合同 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因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买受人也可要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 第十节 商品房的维修基金(资金) 2-10-1 首期维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153.html -
了解详情
在合同履行完毕以前,才能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如果在履行终止以后发生情势变更,因合同关系已经消灭,则不适用情势变更原则。 第三,情势变更是当事人所不可预见 ,又无法向政府请求救济,这时当事人应有权根据情势变更而要求变更或解除合同。所以仅将不可抗力作为情势变更的事由,必然会不合理地限制情势变更的适用范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291.html -
了解详情
将该风险增加通知保险人。危险增加的确定。为了避免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欺诈和保险人滥用解除合同的权利,参酌德国及我国台湾地区保险立法,有必要对危险增加做 上一般规定为“10日”,还是比较合理的,可以予以确认,但应该增加“因不可抗力等客观情况被保险人无法通知的,在障碍消除后 10日内通知保险人”;通知方式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675.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如何?根据《合同法》第117条第1款第2句,迟延期间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违约责任,即甲方仍然要承担违约责任。由于转移刀具所有权成了法律上 迟延履行合同,对方催告其履行债务并称:如果不在该期限内履行则解除合同,则该表示应当视为包括两个意思:一方面是通常的履行催告,同时是以在该期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94.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法的长处及不足,并就其完善化提出了建议。「关键词」合同法,合同法草案,合同形式,要约失效「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于1999年3 五)种情形“法律上的原因”。“法律上的原因”致使要约失效的情形相当于因不可抗力而解除合同,例如,甲向乙要约出售A产品,但在要约有效期内,甲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32.html -
了解详情
或对半成品货物作救助处理。”3第2609条对默示预期违约规定为:“(1)货物买卖合同意味着买卖双方负有不辜负对方要求自己及时履约的期望的义务。一方如有合理理由 违约责任。第94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35.html -
了解详情
明确写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旗帜鲜明地体现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二是认为应当写明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利益,只强调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不强调保护债务人的利益,有可能使 成为不必要。经济合同法规定不可抗力的解除权,是全面、准确的;规定一方在合同履行期限内不履行,对方即可解除合同,缺少“使合同的履行成为不必要”的限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48.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制度。预期违约制度充分体现了合同法上的诚实信用原则及公平原则,它对平衡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预期违约救济措施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实际违约所造成的 违约责任。第94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43.html -
了解详情
效力。3在审判中应注意区别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中除不可抗力外,还有依法执行职务、实施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均为法定 一方就合同的内容更新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解除合同。4这一原则在《民法通则》、《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12.html -
了解详情
利益的损害本身表明债务人是具有过错的,这就是说,如果债务人不能证明损害后果足因为不可抗力或其它法定的免费事由所致,则应推定债务人具有过错。从德国判例和学说 要求的产品,买受人认为退货更为有利时,可以要求退货。退货实际上是一种解除合同的行为。因此,在加害给付的情况下,如果受害人愿意让对方实行“三包”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997.html -
了解详情